自由之家今(6/6)日舉行「從爛尾抗議到白紙運動」論壇。李佳穎攝
總部設立在美國華府的非營利組織自由之家今(6/6)日舉辦「從爛尾抗議到白紙運動」論壇,揭露中國近一年的抗爭多與「爛尾樓」有關。康乃爾大學全球勞工和工作學系主任傅青山(Eli Friedman)指出,凸顯中國經濟發展停滯,中國沒有具民意基礎的中介機構可以處理社會衝突。
自由之家於去(2022)年11月創立了「
異言網」,蒐集自2022年6月至今的抗爭事件資料,至今累積了超過2200件,已經有超過1400件經編碼、分析上網。自由之家分析師張馳指出,目前蒐集的抗爭事件中,有4分之1和爛尾樓有關,但若計入有關建商、房地產相關的抗爭,就佔了超過3分之1。
爛尾樓指的是未能完工的建築。張馳提到,中國人傾向自擁房產,房屋也攸關於孩子的學區與戶籍,在沒有完工的狀況下,受害者面對家徒四壁、只有水泥牆的房子,還得繼續付房貸,房子沒有電梯、沒有水電,往往為了取水還得走上很長一段路。
張馳分析,因中國政府經濟放緩、控管舉債規模,房地產開發商未能管理投資分險而耗盡資金,難以計數的建案淪為爛尾樓,許多受害者只好上街抗爭;不過上街抗爭多半是訴諸企業,而非是政府,比較少對監管機構表達不滿。
張馳表示,就「異言網」的統計來看,大部分的抗爭都是訴求歸還積欠的工資、房產,僅有10%是針對政府提出訴求。傅青山認為,爛尾樓爭議凸顯中國經濟發展停滯,沒有具民意基礎的中介機構可以處理社會衝突,但民眾受到打壓又不敢直面政府,只好上街表達不滿與委屈。
「異言網」的資料蒐集時間涵蓋去年短暫爆發、抗議中國嚴格封控的「白紙運動」,不過根據「異言網」統計,在以針對封控措施訴求的抗議行動中,僅有15%舉起白紙,不過最後仍因中國在去年12月初宣布取消清零政策,獲得階段性成果。
中研院社會所所長陳志柔分析,中國嚴格的封控措施使得中下階層受創最大,無以維持生計,在幾乎沒有什麼體制內管道可以表達異議的狀況下,只好透過街頭抗爭發表訴求。「異言網」指出有20%參與抗議封控的民眾被捕,「但已經吃不飽了,被關幾個月又算什麼呢?」
自由之家計畫經理史凱文(Kevin Slaten)補充,有鑑於中國媒體自由受到限制,國內和國外的人民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因此自由之家著手蒐集各地發生的抗爭事件資料與照片,「異言網」收錄的中國抗議事件来自公民團體、新聞報導與中國網路社群平台,蒐集的內容包括線上與實體的抗議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