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情報次長室次長顏有賢中將2023年4月初,於記者會說明國軍應對中共環台軍演,中國山東號航空母艦當時於東部外海操演戰機起降,國軍高度警戒。郭宏章攝。
中國第二艘航空母艦山東號,今年4月份穿過巴士海峽,部署在台灣東南外海進行戰機起降操演訓練,再度引起各方對中國積極發展航母兵力的關注。但是台灣軍方內部卻出現對於中共發展航空母艦的目的的辯論,究竟是前總長黃曙光所稱,中國為了「封控」台灣、「反介入/區域拒止」(Anti-Access/Area Denial, 縮寫為A2/AD),阻止美國與日本援台?還是強調「不對稱作戰」的前總長李喜明所說的,中國發展航母目的是為了「與美國競爭霸權」?
這兩個不同的路線辯論,在16日李喜明發表國防評估報告時,強調中國發展航空母艦目的不是對付台灣、而是為了稱霸世界,這使得兩派意見的分歧,更浮上檯面。
根據中國專家估計,到了2037年,中共解放軍將會有6艘航空母艦,究竟台灣要如何應對中國航空母艦?是否全部為了投入對台作戰?據了解,目前台灣軍方人士對於台海防衛作戰面對中國航空母艦的角色已經出現路線上的辯論。事實上,在台灣的網路軍事論壇,對中共航空母艦角色不同立場者,也展開論戰。
中國航空母艦山東號。路透社
目前,主流路線主張,要打造完整潛艦戰力,此派以國安會諮詢委員、前參謀總長黃曙光等人為代表。黃曙光曾在5月初於海洋大學的演講中強調,潛艦才是台灣面對解放軍唯一的「不對稱戰力」。認為航空母艦對台灣是一大威脅,並且可能採取3個航空母艦戰鬥群,對台灣進行封鎖控制(封控),一個在台灣東北、一個在西南,另一個航艦戰鬥群在東部外海,可以拒止美國與日本等外國軍力前來援助台灣,也就是進行「反介入」。
黃曙光認為,對付中國的航空母艦打擊群,台灣可以採用行蹤隱匿的潛艦戰隊加以反制。但是,與黃曙光同為潛艦部隊出身的前總長李喜明,對中國一旦發動武力犯台,出動航母的角色的態度較為保留。
目前在台灣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平與安全中心」擔任執行長的李喜明,在16日發表「2022-2023國防評估」報告,在回答記者問題時表示,中國發展航空母艦是為了稱霸,並不是針對台灣,而且美國的航艦兵力比中共的更強大,若中共要用航艦來進行A2/AD,對美國來說是「上算」,也就是美方更具勝算。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郭宏章攝
李喜明認為,只看到中共近程目標,才會只重視中共出動三艘航艦,不去看中國遠程的目標,「卻一直看它近程對比上的威脅,我覺得方向弄錯了啦!」
國防部智庫代執行長、前副參謀總長李廷盛2023.6.15於中興大學演講「台灣安全與兵棋推演」,分析中共運用雙航艦、三航艦對台海「區域拒止」(A2/AD)防止美日介入台海戰爭。截自李廷盛演講視訊。
中共的航空母艦是不是主要用來對付台灣?台灣軍方贊成黃曙光的意見者,目前佔上風,也獲得蔡英文政府國安團隊的全力支持,推動潛艦國造(自主防禦潛艦IDS)計畫,第一艘原型艦即將在下半年下水。不過,近年來美方不斷呼籲台灣發展「不對稱戰力」,似乎顯示美方對於一直強調發展「不對稱戰力」的李喜明其見解,更為支持,也因此促成台灣國防部必須分出資源,購置魚叉岸基型反艦飛彈(RGM-84L-4魚叉Block II飛彈)。
不過,黃曙光對於部署更多飛彈的「刺蝟戰術」也不認同,黃曙光甚至比喻,對付刺蝟有兩種方法,一是用柵欄圍起來、把牠餓死(封鎖戰術);其二是只要保持在牠身上刺的範圍外(飛彈射程外),然後用石頭把牠打死,也就是用彈道飛彈等遠程武器「距外打擊」。黃曙光力推採用能在水下靜音的潛艦,利用台灣東部以及西南海域、巴士海峽入口處等深水區對中共航空母艦編隊造成有效嚇阻,並利用美、日防衛上的「協助」,就能保護台灣自己的航運生命線。
儘管同為海軍、同為潛艦軍官出身的兩位前總長黃曙光與李喜明,對於中國發展航空母艦的目標看法不同,空軍戰機飛行員出身的前赴參謀總長李廷盛,則認為中國的確是從美國人身上學到,如何運用航空母艦,對美國進行「區域拒止」(A2/AD,也就是「拒止/反介入」)。
前參謀總長、國安會諮詢委員黃曙光2023.5.04前往國立海洋大學演講海權與潛艦,暢談國造潛艦與台海防衛戰略,不對稱作戰發展等議題。郭宏章攝。
李廷盛是在6月15日於台中中興大學演講時談到,中國從1996-1996台海危機中,對台武力威脅,但卻遭遇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派出兩艘航空母艦打擊群,在台灣海峽東側,一南一北部署航艦打擊群「拒止」了解放軍對台的軍事威脅,中國學到教訓。
李廷盛說,由於那一次美國高科技的作戰武器對中國造成非常大的震撼,導致中國的向後退縮,但中國就開始學習「區域拒止」。
國防安全研究院代執行長李廷盛(備役中將),曾擔任前副參謀總長、空軍副司令,2023.5.30於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參與論壇。郭宏章攝影。
李廷盛的看法較為接近黃曙光所提的概念,李廷盛研判,中國持續會建造到第六艘航空母艦,等到有新的航空母艦之後,雖然有可能讓現在的遼寧號與山東號退役,但是不只現有的三艘航空母艦,未來中國的第四艘航空母艦福建號(CV18),與其他戰艦組成其航空母艦打擊群CS7,可能就會部署在第二島鏈與第三島鏈中間,配合其他兩艘航空母艦編隊,對美國、日本執行「區域拒止」任務,試圖孤立封鎖台灣。
對於國軍中對如何看待中共航空母艦的戰術運用,以及不對稱作戰不同看法的路線辯論,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國防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表示,有這種討論都很好,因為軍事戰略最怕就是閉門造車的思考。對於黃曙光與李喜明兩位的說法,蘇紫雲認為可以用時間軸來區分。
蘇紫雲分析,中國發展航空母艦,當然是其戰略思維從陸權發展往海權、地緣戰略的部署,做為中國的國家「政策工具」,所以它一定要有遠程投射基地。另一方面,中國在走向遠洋的時候,中國必須在海外建立補給基地,因此預作部署,包括索羅門、吉里巴斯等第二島鏈的關鍵島嶼,這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軍與日軍都爆發重大戰役,所以可以看出中國是走向遠洋,包括「一帶一路」的政治經濟佈局,還有對航空母艦與075型兩棲攻擊艦的投資等,這都是中國其中、遠程的國家戰略。
而在中、短程的目標方面,蘇紫雲也說,當然如果中國真的對台灣發動海空攻擊的時候,航空母艦的確可以扮演「拒止」(Denial)的角色,或者是它可以扮演「遠海封鎖」角色,也就是一個航空母艦戰鬥群獨立部署在南海,或者是部署在台灣東邊的菲律賓海上,中共航艦可以對台灣的關鍵運輸補給船隊,進行攔截行動。也就是中國可能把我們的油氣輪或是載運油料的油輪航運截斷掉。而且航艦戰鬥群,在非戰爭狀態下,這些都是可以達成的效果。
蘇紫雲表示,所以從長程戰略來說,中國發展航空母艦的目的「為了對抗美國」是沒錯。而從中、短程戰略來看,既然中國手上有這些工具,當然就不會說「不投入使用」。蘇紫雲強調,若用時間軸來對黃曙光與李喜明兩人對中國發展航母的看法,做系統性的分析,可以得到更全面的理解。
「時間軸」的思維,將可能也會在7月首度登場的「美日台兵推」中扮演重要變數。據消息人士指出,由於各方都已經把2027年中共可能具備全面犯台能力,作為各種兵推的想定,因此,台美日的兵推,可能就會把時間軸往前移,把時間設定為2026年中共具備犯台能力,來作為「美日台兵推」的想定重點。
蘇紫雲預測,7月舉行的「美日台兵推」將可能會把前面提到的不同階段、不同時期解放軍發展航空母艦對台作戰時,扮演的不同角色,也納入兵推的想定當中。
蘇紫雲也表示,首度舉行的「美日台兵推」形式上屬於「研討式兵推」(seminar wargame),性質上屬於「政軍兵推」,以各國的政策與戰略對抗為主,並不會像CSIS先前進行的兵推,細緻到多少船艦被擊毀等細部推演。
在「美日台兵推」的想定方面,蘇紫雲表示,將包括中國對台在承平時期的灰色地帶騷擾與「霸凌」的行動;可能也包括南海,中國對菲律賓進行相關的作為,這一連串想定,都涉及到台灣周邊最重要的、也是韓國與日本最關切的-海上運輸線的安全,畢竟日本9成2的能源、韓國6成5的能源運輸,都要經過台海,因此至關重要,也的確是美國、日本與台灣甚至韓國都高度關切的共同議題。
期待在這次由日本戰略研究論壇(JFSS)主辦,將在日本東京舉辦台海危機「美日台兵推」當中,美國、日本與台灣三方專家以及退役官員們,能夠針對解放軍對台動武的各種想定,進行一系列的兵棋推演。對於不同的用兵思維,包括中國如何運用航空母艦艇在台海作戰進行探討,屆時不論是黃曙光或者是李喜明的戰略研判,哪個比較貼近真實,都將有機會被討論與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