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統賴清德參加屏東海洋保育活動,見證海龜野放。海委會提供
副總統賴清德今(12/1)日上午前往屏東縣出席「走入救援現場,探索MARN鯨豚、海龜野放行動」,見證兩隻綠蠵龜野放,賴也表示,臺灣是海洋國家,具有經驗、人才及技術,政府將持續推動深化海洋文化教育及海洋保育工作,藉由海洋與世界鏈結、與國際接軌。
賴清德表示,今天非常高興走入救援現場,與大家一起參與「探索MARN鯨豚、海龜野放行動」活動,印度聖雄甘地曾說,「一個國家文明的程度,取決於該國人民對待動物的態度」。臺灣有計劃地進行海洋生物救援行動,並由政府主導,公私協力,由此可知,臺灣是文明的社會,也是偉大的國家。
賴清德也說,今天現場有許多小朋友共襄盛舉,證明台灣的海洋保育教育已深植下一代,也進到全國民眾的意識中。臺灣是一個海洋國家,具有經驗、人才及技術,期盼能藉由海洋與世界鏈結。他在臺南市長任內,每年都會舉辦「國際海洋日」,就是要讓市民知道臺灣是海洋國家,不僅要勇敢面向海洋,也要重視海洋生態及環境保育。蔡英文總統上任後特別重視「海洋國家」理念,以海洋思維推動國家政策。2018年,他在擔任行政院長時成立「海洋委員會」、2019年公布《海洋基本法》、2020年蘇貞昌院長通過《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希望透過立法、組織及國家政策等,有計畫地推動臺灣運用海洋與國際接軌。
賴清德也說,期盼未來大家能朝兩個面向共同合作,第一,持續深化海洋文化教育。在《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政策藍圖下,進一步推動「淨海、知海、近海、進海」等四個面向的海洋工作。傳承及發展多元的海洋文化,特別是海底文物的研究、探索及應用。此外,也要培養專業人才協助國家推動海洋政策及海洋產業。
第二,要強化海洋保育工作,身為地球村及文明社會的一員,這是每一位國人都應該做的事。政府也會持續推動,包括編列預算、充實組織及人力方面,讓國際社會看到臺灣,不只是亞洲民主自由的燈塔且有很強的產業,對海洋動物的保護及海洋生態的維護也不遺餘力。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屏東縣長周春米、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館長陳啟祥也陪賴出席今天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