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長郭智輝,資料照。廖瑞祥攝
經濟部長郭智輝今(10)日表示,台灣雖然靠著半導體產業,在AI硬體製造上扮演國際要角,但在AI軟體研發在世界排名卻只有26名,為了追趕世界排名,將祭所得稅優惠網羅國際AI軟體人才來台灣投資及就業,目標是2027年的排名可以接近新加坡的第3名。
此外,郭智輝也表示,只要立法院不隨便亂砍預算,讓該做的事可以趕快做下去,他有信心在2027年底,台灣國民所得可以超過4萬美元。
郭智輝今天中午上《筱君台灣PLUS》實境節目;郭智輝表示,美國現在最重視的2項命題就是「能源」和「AI」,當美國意識到,在軟體應用領域,美國雖然排名第1,但只超越第2名的中國3到6個月,因此才會希望能100%控制台灣生產的晶片,限制台灣不能將高階晶片輸往中國。
郭智輝表示,如今,輝達已被美國要求進行安全管制,不能將伺服器賣給敵對國家,相信美國與中國就AI軟體的差距會逐漸拉開。
郭智輝也以朋友經驗為例,在大阪旅遊時同時利用Chat GPT,DeepSeek尋找當地美食,最終Chat GPT較精準,DeepSeek找出9家,但4家不在大阪。這是因為DeepSeek是透過Chat GPT的資料庫來搜尋。因此,他也呼籲民間機構暫緩使用DeepSeek,不要再餵資、幫中國訓練DeepSeek搜集資料。
郭智輝表示,雖然台灣在AI的硬體持續領先,是全球一流的國家。但在AI的軟體領域則要加強,目前AI軟體,美國排第1,中國第2,新加坡第3,韓國第5,日本第14,但台灣在全球排名卻只有第26。
因此,台灣正在研擬讓AI人才來台灣的辦法,涉及稅務優惠政策,要和財政部商量。例如外國人持就業金卡來台灣工作,300萬元以上的薪水,所得稅率可以減半降20%。郭智輝掛保證:「為吸引AI軟體設計人才來台灣,稅會讓其非常滿意。」
郭智輝又說,台灣各行各業都缺人,缺工程師、缺服務人員,人力缺口達38萬人,2030年的缺口會再擴大到48萬人。要快點處理,讓外國人來台做有價值的工作,其餘交給自動化,彌補高值化人才。他也表示,外國人不是來搶台灣人工作,而是彌補台灣人不做的工作。
郭智輝表示,如今,台灣再送年輕人去國外吸收AI軟體經驗再回國已太慢。因此,他一年要培養2.5萬名AI人才,要從開發中國家、有人口紅利國家來台學習2年,再工作4年,最終培養10萬名AI人才。
另外,經濟部也會訓練官員具有國際觀,將產業發展、商業發展官員派到國外歷練,待其具備經驗後,回來台灣才能擬定符合時代需求的政策。
郭智輝也說,希望2027年結束時,台灣國民所得可以超過4萬美元,但這不是只要經濟部努力就好,是包括國發會、國科會、經濟部、金管會等行政團隊都要一起努力的,希望穩健快步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