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發表研究指出,台積電綠電轉型遲緩,是AI晶片製造的碳排冠軍。資料照,路透社
綠色和平今天(4/10)發表研究顯示,AI晶片製造業蓬勃發展,加劇環境與經濟壓力,2023年至2024年間,全球AI晶片製造用電量年增幅超過3.5倍,其中台積電用電約佔全台總用電量的8.4%,綠電轉型遲緩,是AI晶片製造的碳排冠軍,也讓台電財務虧損惡化,最終使全民承擔電價上漲與通膨壓力。
綠色和平發布最新研究〈晶片榮景後的暗影〉,提到半導體龍頭台積電儘管在AI 晶片市場持續擴張,綠電轉型腳步卻追不上用電成長速度,為台灣環境和經濟發展埋下隱憂。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張皪心表示,從數據來看,台積電2023年受惠 AI發展產能大增,全年度用電達232億度,其中僅有25.9億度來自綠電,台灣廠區近9成用電(205億度)依賴化石燃料。就是因為台積電綠電比例偏低,迫使台電燃燒更多化石燃料來填補缺口。
研究共同作者、荷蘭中央銀行數據科學家Alex de Vries表示,當全球聚焦AI數據中心驚人的用電量之際,AI硬體製造的過程卻常被忽略。
研究提到,AI晶片製造高度集中於東亞地區,由台積電、三星(Samsung)、美光(Micron)與 SK hynix 等主要供應商;2023 至 2024 年間,全球AI 晶片製造用電量從218GWh 激增至984 GWh,年增幅超過 3.5 倍。其中台灣用電就暴增至 375.8 GWh,佔全球總量38%。
據《中央社》報導,張皪心表示,以台積電為例,2023年總碳排放約1141.8萬公噸,相當4座台中火力發電廠的年排放量,而台積電2023年用電量約佔全台總用電量的8.4%。
綠色和平呼籲,台積電應展現半導體龍頭領導決心,承諾在2030年前全面採用再生能源,積極攜手供應鏈,擴大投資光電、風電、地熱等多元綠電,從源頭確保穩定的綠電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