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港貨櫃進出口配圖。廖瑞祥攝
財政部統計處今(8)日公布
6月出口為533.2億美元,是連續第2個月突破單月500億美元大關,也是連續第2個月創歷年單月新高,表現遠優預期;年增33.7%,連續20個月正成長。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6月出口表現「相當耀眼」,一個字形容,就是「熱」。
蔡美娜說,6月出口「熱」有
3個因素;第一,人工智慧及高效運算商機持續擴散,對相關產品需求構成強而有利的支撐。第二,國際品牌行動裝置,及部分科技產品陸續進入新品上市備貨周期。第三,美國暫緩實施對等關稅的期限即將屆滿,客戶端拉貨效應還是持續在發酵。
進口方面,蔡美娜指出,反映科技產業鏈國際分工運作,以及國內半導體設備的資本性採購持續擴張,即便國際能源及原物料行情下滑,
6月進口仍高達412.6億美元,為歷年單月次高,年增17.3%,表現也是相當不錯。
11大主要出口貨類中,7類上升、4類下降,蔡美娜表示,綜合來看,科技產品外銷還是維持強勢上攻,但傳產貨類沒看到比較明顯的突破。
首先,電子零組件貨品受惠半導體先進製成需求相當強勁,加上記憶體拉貨動能轉強,及售價走高支撐,
6月電子零組件出口191.2億美元,終於突破了三年前高點,改寫下歷年單月最高記錄,年增率31.1%,創下近39個月來最大增速。
資通與視聽產品則受到AI商機拓展,及高階伺服器產品進入升級潮、出貨潮,在這些因素推波助瀾之下,6月出口值是196.8億美元,
為歷年單月次高,年增率是82.5%。
蔡美娜說,若將6月的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值合併來看,年增率高達53%,占比也上升到72.8%,也是單月的新高。
相對於科技產品出口可說是一片的艷陽高照,傳產貨類占比持續萎縮到已經不到3成,傳產出口金額也與去年同期持平。除了礦產品因廠商結束定檢恢復出貨回到正成長;電機產品受惠美國變壓器、電路開關持續成長;光學及精密儀器受惠鏡頭及半導體檢測設備出貨增加而正成長,其餘塑橡膠、化學品、運輸工具、紡織品全都衰退。
累計來看,第2季出口1,537.1億美元,年增34.1%;上半年出口2,832.6億元,年增25.9%。
蔡美娜指出,在整個AI商機風起雲湧,該趨勢正好與台灣在半導體先進製成,還有高階伺服器的製造優勢相得益彰的,再加上提前出貨潮挹注,因此,除了
6月出口衝上歷年單月新高之外,第2季及上半年都交出了歷年單季及同期最佳成績,換句話就是締造了「三高」記錄。而第2季出口年增率34.1%,也遠比主計總處的預測數高出了6.7個分點。
展望未來,蔡美娜表示,因7月第一周還在關稅豁免期,加上感覺美國關稅暫緩期還可能延後,因此7月不會特別悲觀,
約在459億美元至479億美元之間,年增15%至20%之間,連21個月正成長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