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丹娜絲將光電板吹成垃圾滿天飛?經濟部都有追蹤列管

    2025-07-09 15:17 / 作者 吳馥馨
    嘉義民眾分享丹娜絲強風暴雨過後的慘況。翻攝自嘉義綠豆人大小事FB
    颱風丹娜絲重創雲嘉南地區,近來光電板被吹毀的畫面也怵目驚心,環境部今(9)日表示,經濟部已對光電模組追蹤列管、登錄在案,可以溯源查詢,若光電模組遭風災損壞,業者應儘速清理損壞模組,避免污染環境。

    環境部表示,針對光電模組,政府已有有明確管理制度與責任機制,無論家中設置使用,或是能源署依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管理辦法核准登記的案場發電業者,都有對應管道,以確保災後廢棄模組妥善清理,減少環境污染風險,並促進資源有效循環利用。

    針對業者設置的光電模組,經濟部已有管理機制,針對颱風、地震等天然災害復原狀況並有追蹤列管機制;並針對災損案場協助轉介業者依模組回收排出機制清運。

    環境部指出,光電模組出廠時,必須將該片模組的序號、廠牌、型號、瓦數等資訊清楚標示於外觀,案場業者所設置的每片模組序號也都由經濟部能源署登錄在案。若太陽光電模組遭風災損壞時,業者應儘速清理損壞模組,模組產品序號就像是「身分證」,可溯源查詢所有者,確保責任歸屬明確。

    環境部指出,依據《廢棄物清理法》第28條規定,業者設置太陽能設施若因災損、汰役或其他原因須排出,設置單位須負責清除處理責任。

    針對案場廢太陽能模組的清理,環境部已建置「廢太陽光電板回收服務管理資訊系統」(PVIS),供設置者線上申報排出。經核可後,由環境部簽約合格清除處理機構進行後續運送與處理,費用可申請補助。此經費來自能源署自2019年起向設置者徵收的「模組回收費」,每瓩收取1,000元,專款專用於模組清除回收作業。

    對於颱風後民眾有受災損太陽能板,環境部說明,也可透過地方清潔隊協助收集,再由環境部提供清除處理補助。今年環境部已完成開口契約廠商招標作業,可委託合格業者到地方政府指定地點收運,有效提升災後應變效率。

    吳馥馨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