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召開第二季實體法說會,由董事長魏哲家親自主持。李政龍攝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今日(7/17)召開第二季法說會,會中釋出全年營收年成長率從25%調升至30%,同時宣布美國亞歷桑納2廠將提前數季量產,3廠也考慮加快生產進度;另包括新台幣升值對獲利影響也一一說明。以下為法說會6大重點。
1. 上調全年美元營收至30%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表示,展望下半年,並未看到客戶行為有任何改變。然而關稅政策存在著不確定性和風險等潛在影響,尤其對價格敏感的終端市場更是如此。管理層也觀察到中國地區的補貼方案正刺激短期需求上升,台積電預期非AI市場將在今年呈現溫和復甦。至於AI需求仍呈現爆炸性增長,帶動半導體需求上升。
基於上述原因,台積電宣布全年美元營收展望從25%上修至30%。
2. 第二季營收獲利表現Q2營收額達9337.9億元台幣,年增38.6%。稅後純益3982.7億元,每股盈餘則為15.36元,皆年增60.7%。
若以美元計算,Q2營收為300.7億美元,年增44.4%,季增17.8%;超越財測高標(292億美元)。
第二季毛利率為58.6%,營業利益率為49.6%,稅後純益率則為42.7%。相較上季,毛利率下降0.2個百分點(20個基點),營益率上升1.1個百分點,稅後純益率則下降0.4個百分點。
財務長黃仁昭指出,毛利率下降主因來自是不利的外匯匯率以及來自海外晶圓廠的利潤稀釋,但這些影響某些部份被高於預期的整體產能利用率和成本優化措施所抵消。
相較於今年第一季的匯率為1美元兌新台幣32.88元,第二季的實際匯率為1美元兌新台幣31.05元。對台積電第二季的實際毛利率造成了約220個基點的壓力。此外,受到海外晶圓廠產能提升的影響,此影響略高於100個基點,主要是因為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的利潤稀釋開始浮現。
3. 第三季財測估318億~330億美元台積電預估第三季營收約介於318億美元至330億美元之間(中位數324億元),約季增7.7%,年增37.87%。基於1美元兌29.0新台幣的匯率假設,管理層預計毛利率將介於55.5%至57.5%之間,營業利益率將介於45.5%至47.5%之間。
黃仁昭指出,第三季毛利率展望下降210個基點至中位數56.5%,主因在於持續不利的外匯匯率,以及熊本和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產能進一步提升,來自海外晶圓廠的利潤稀釋將更為顯著。預計未來五年,由於海外晶圓廠量產所致的毛利率稀釋在初期的影響約為每年2~3%,到了後期則擴大為3~4%。台積電將持續擴大亞利桑那產能規模,並致力於改善成本結構。
4. 新台幣升值影響黃仁昭指出,台積電營收幾乎皆以美元計價,而約有75%的銷貨成本則是以新台幣計價。因此,匯率變化對營收和毛利率產生顯著影響。若
新台幣對美元每升值1%,毛利率將下降約40個基點。
相較上季提供的Q2匯率展望(即1美元兌新台幣32.5元),
本季新台幣平均升值約4.4%,連帶使毛利率下降約180個基點。
黃仁昭說,針對2025年第三季,基於當前匯率(1美元兌新台幣29元)而言,新台幣平均將再升值6.6%,因此,
預估Q3台幣營收造成6.6%的負面影響,並使毛利率下降約260個基點。
他強調,匯率因素是我們無法控制的。但即便考慮到目前不利的匯率,長期毛利率達53%以上仍可實現。
5. 美廠量產進度更新魏哲家說,亞利桑那第1座晶圓廠已經在去年第四季採用4奈米製程技術進入量產,良率與台灣廠相當。
亞利桑那2廠將採用3奈米製程,目前已完成建設,現正致力於將量產進度加速數個季度,以支持客戶的需求。已動工的
亞利桑那3廠將採用2奈米和A16製程技術,目前也考慮加快生產進度。第4座晶圓廠將採用2奈米和A16製程技術;而第5座和第6座晶圓廠則將採用更先進的技術,其建設和量產計劃將依客戶的需求而定。
上述拓展計劃將使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擴展為一超大晶圓廠(GIGAFAB)聚落,以支持智慧型手機、AI和HPC應用等客戶需求。在建設完成後,台積電2奈米及更先進製程產能將會有約30%來自亞利桑那州晶圓廠,成為一個在美國獨立的先進半導體製造聚落。
至於日本熊本2廠的營造工程預計今年下半年展開;德國廠也依進度興建中。
6. 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會中有法人問到,台積電如何評估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以及對營收的貢獻?魏哲家回答,現在討論人形機器人對營收貢獻為時過早,明年可能也太早,因為它太複雜,裡面包含太多感測技術。「我認為第一個應用將是醫療產業,它直接跟人類打交道,因此必須十分小心。一旦相關需求開始啟動,對半導體產業就會是非常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