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關稅加速台灣供應鏈權力定價遊戲! BCG:需「去平均化」快速反應

    2025-09-02 11:07 / 作者 陳俐妏
    關稅加速台灣供應鏈權力定價遊戲!  BCG:需「去平均化」快速反應。資料照
    今年關鍵字當屬關稅、地緣政治,全球供應鏈定價策略重新思考成為下一階段重要命題,但也是台灣供應鏈甚少談到的議題。波士頓顧問公司(BCG)表示,行動最慢的企業往往承受最嚴重的利潤衝擊,毫無作為是破壞利潤最快的方式,企業如能將市場定價「去平均化」,透過區隔客群、產品與市場來決定優先順序,不僅能更快反應市場,也能更有效維持競爭力與獲利空間。

    川普關稅大刀來襲,美國企業恐面臨10~15%成本提升,而企業定價可從三面向來思考,包括:成本、客戶價值、競爭者價格。在關稅恐慌時期,BCG研究顯示,定價會是短期內,讓企業獲利有更佳表現的方式之一,一般而言讓利會是20%~30%,但B2B會是不同比例,而客製產品化大概就是10~15% ,透過加強定價管理,能讓營收提升3~8% ,而獲利更能提升50%。

    BCG 資深合夥人、全球營銷與定價專項負責人 Jean-Manuel Izaret (JMI)表示,反映關稅來襲,成本上升定價就需要一體式上升,並非鐵律。AI也是影響定價策略的原因,因為晶片成本太高需要轉嫁。AI公司定價模型,如果透過用戶數量來收費就不會取代人力,如果是產出的量,就會取代人力。

    現階段如何回應關稅手段,Jean-Manuel Izaret 建議,回應關稅的手段就是需要客製化,需要有專業的團隊,對比百萬美元關稅影響,和投資專業的定價團隊,其實更有效率。

    台灣企業何去何從,BCG 董事總經理暨合夥人吳學霖(Jeffrey Wu)表示,台灣很少會去談定價,主要聚焦成本和供應鏈。而這次關稅可能是轉機,如何重新訂價與上下游溝通,做得好可能比競爭者更有優勢,從中脫穎而出。

    價格政策可以區分好的企業,市場主要的七種定價策略,包括:價值定價、統一定價,成本定價、權力定價,客製化定價﹑選擇定價、動態定價。台灣科技企業,像是台積電等多數為權力定價,具有一定的議價能力,價格讓利有一定的手法。

    在AI浪潮來襲下,吳學霖說明,過去定價常被視為成本加上固定利潤的公式操作,如今AI與數據分析工具的運用,讓企業能以更細緻方式評估客戶敏感度,產品組合與競爭動態,定價不再只是成本延伸,而是一個能夠塑造市場與提升營運成果的核心決策。

    BCG建議三大原則,AI協助企業定價加速決策效率,
    1.市場與定價去平均化:靈活調整,公平方攤關稅成本,避險全面漲價引發消費者反彈。
    2.有效利用AI和數據分析:擁有廣泛產品組合的企業可享有更高的決策速度,並優化定價策略,
    3.理解自身的定價遊戲:依據市場,競爭環境,量身打造應對措施。

    陳俐妏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