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開發案注意!因應極端氣候威脅 水利署公布加嚴版「出流管制」範圍

    2025-09-18 15:13 / 作者 吳馥馨
    經濟部今(18)日由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左2)召開「出流管制」擴大適用記者會。經濟部提供
    經濟部水利署今(18)日表示,面對極端氣候威脅,精進治水工作刻不容緩,適用「出流管制」的開發案,由現行2公頃以上才需辦理,加嚴為1公頃以上的開發案就要辦理。另外,考量公共安全,額外要求都市計畫區內,規模達0.2公頃以上的新建建築物亦須比照。包括物流中心、旅宿或學校新建案都要留意。

    水利署今天舉行「出流管制」擴大適用門檻記者會,說明我國面對極端氣候威脅,經濟部除已提報行政院4年千億元計畫加速系統性治水,另於9月5日公告修正開發案件適用出流管制的加嚴版規定;水利署表示,出流管制新制度除了賦予開發單位更多責任,也提供中、小型開發案更多簡便的快速通關管道。

    為什麼需要「出流管制」?經濟部說明,土地開發利用若減少透水面積或改變地形,將造成地表逕流增加,出流管制要求開發單位自己設置滯洪池,以及管制出流量,將雨水有秩序地、慢慢地排入公共排水系統,避免因瞬間巨大流量,排擠到周邊地區的排水需求。

    「出流管制」擴大適用門檻,加大管制力道-出流管制效果示意圖。水利署提供


    據經濟部統計,目前開發單位依出流管制規定規劃滯洪,全國累計已逾1,600萬立方公尺,這約當是半座新竹寶二水庫的庫容量。

    新制實施後,未來中、小型的開發案如物流中心、旅宿或學校等,也必須提出「出流管制計畫書」,預期將提升出流管制效益,減緩開發行為對公共排水系統的負擔,間接降低鄰近地區的淹水風險。

    經濟部表示,為利開發單位因應,修正後新制明定為期1年的緩衝期,在緩衝期間內,若開發單位依既有程序提出申請,仍可適用舊制規定。

    至於部分開發單位擔心增加中、小型案件的開發成本;對此,經濟部說明,新制於草案階段已廣邀各界研商,聽取產業意見並審慎評估衝擊,本次除擴大適用門檻,也同步增訂更簡便、務實的快速通關管道,例如取消舊制要求的水理演算;審查到場說明由「應」改為「得」通知,讓主管機關可依簽證技師意見直接審查核定。

    此外,對主動採用「低衝擊開發」方式,未額外增加逕流量的開發單位,允許其由技師簽證後,送主管機關同意就可免辦出流管制,減輕對中、小型開發案的影響。

    經濟部水利署指出,面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極端降雨,出流管制新制雖加重開發單位責任,但也設計更簡便、務實的配套措施,未來將偕同地方政府共同推動。經濟部已整理新制十大常見問答(QA)供民眾瞭解,詳情可至水利署官網點閱(https://gov.tw/nHt)。期盼透過出流管制新制,打造更具承洪韌性的家園。
    吳馥馨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