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技術司今(30)日宣布啟動「AI應用躍昇計劃」,擬投入5億元,針對8大關鍵產業建立至少20案AI共通模型。吳馥馨攝
經濟部技術司今(30)日宣布啟動「AI應用躍昇計劃」,擬投入5億元,鎖定化工與塑膠、金屬加工、半導體製造、精密機械、醫療照護、電子組裝、零售流通以及農業與食品加工等
8大關鍵產業,建立至少20案AI共通模型。技術司長郭肇中表示,如今各行各業面對對等關稅挑戰,
中小企業若能導入AI應用,盼能將業者的沉沒成本、營運成本各降低10%。為加速百工百業用AI,經濟部技術司今天舉辦「產業技術布局AI應用躍昇」記者會,宣布啟動「AI應用躍昇計畫」,也盼產業界能透過法人與系統整合業者(SI),針對關鍵產業別,建立各產業的共通性的AI模型,加速AI 技術應用至研發與製程場域,藉以達成「快速導入,容易擴散」等2大目標。
技術司科長何彥慶表示,本次AI應用躍昇計劃,目標是建立各產業別的「共通模型」。「導入型」每案最高可申請3,000萬元研發補助資源,包括快速導入上限2年2,000萬元,以及後續系統整合業者可申請1,000萬元共通AI模型擴散4家以上應用企業。
「擴散型」則由系統整合業者主導申請,每案上限2,000萬元,系統整合業者須擴散AI技術給8家以上應用業者。
經濟部技術司啟動「AI應用躍昇計劃」,可分「導入型」及「擴散型」申請補助。技術司提供
郭肇中表示,全球各產業都在投入AI,但台灣的優勢是擁有多元產業別,經濟部技術司盼藉此計劃,以最低成本幫助各行各業導入AI。該計劃算是扎根,先扎根後日後才會快速擴散。
何彥慶在簡報中舉例,金屬加工業的刀具選擇AI模型,可複製金屬加工老師傅經驗,將良率由90%提升至98%。為解決PLC軟體工程師缺工問題,包括台達電、怡邦、帆宣、誠睿、盟立等近百家工具機企業引進程式碼生成AI模型。
為了協助AI辨別半導體封測疵,導入影響生成AI模型,就能以1/9的資料量生成瑕疵影像,解決產業AI訓練資料不足的問題。
何彥慶說,透過以上導入及擴散AI計劃,讓AI應用在各行各業,AI不再是艱深難懂的「黑盒子」,中小企業也不致因導入門檻過高而無法觸及。
郭肇中表示,為了選案能普及多數產者,將AI應用擴大化,經濟部會優先選擇在各產業別中,可以廣泛擴散的案例做為補助對象。
為此,經濟部表示,AI應用躍昇計畫優先鎖定(但不限)8大關鍵產業,包括化工與塑膠、金屬加工、半導體製造、精密機械、醫療照護、電子組裝、零售流通以及農業與食品加工,透過法人或系統整合業者建置的AI共通模型,企業無需從零開發,即可導入既有製程,進而提升營運效率,創造AI應用的即戰力。
經濟部指出,「共通模型的最大價值,在於可複製、易擴散。」若不同產業或製程間存在相似工序,企業即可參考既有成功案例快速複製應用,加速導入時程,並擴大整體AI推廣效益,形成產業升級群聚動能。
另外,經濟部也將透過法人多年AI研發成果與「試製場域」資源,協助企業進行AI技術驗證、模型調校與導入應用,縮短開發時程與成本,目前法人科專已開發31個共通應用模型、導入279家廠商使用,並將針對20個產業別客製開發。
郭肇中說,這就是將原本各業者各自擁有的資料及數據貢獻出來,透過法人及產業公協會力量整合,開發成共通應用模型,供各廠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