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華碩營運長自爆住院前先問ChatGPT! 華碩AI醫療將推進代理AI和醫療機器人

    2025-10-03 15:20 / 作者 陳俐妏
    華碩營運長謝明傑。陳俐妏攝
    食藥署主辦、生策中心承辦,舉辦「聚力智慧醫材新動能」研討會今天登場。華碩營運長謝明傑表示,華碩全力發展AI對應準確性,加速病患資料分析,個人化治療,改善醫療資源分配,強化遠距醫療等五大醫療體系影響,未來也將從AI 1.0推進AI 3.0,進一步與代理AI和醫療機器人產業結合。

    華碩營運長謝明傑今天與會「聚力智慧醫材新動能 」研討會,針對「AI醫材從技術研發到臨床應用的市場脈動 」發表專題演說,他先透露,前幾天在醫院住了幾天,先前去日本時發現上眼瞼下垂,他先問了ChatGPT,但跑出的資料讓他嚇了一跳,深怕是AI幻覺,因此馬上找醫生朋友,注射了顯影劑,也做了腦部血管檢查,也想說是不是有神經的問題,做了一系列檢查。

    謝明傑表示,在住院時就想到民眾每天都用大語言模型時,健康資訊如果可以有連續性, 科技也不用搞得太複雜,健保卡和支付系統,資訊串流可以一鍵付款,智慧醫療其實可以很簡單,像是大拇指放在滑鼠上,不就可以看到脈搏,也能推進至相關穿戴式和超音波產品。

    謝明傑指出,台灣目前面臨醫護資源的不足,病人愈來愈多,供應鏈愈來愈貴,政府補助有限,企業可以做一些事情,先進科技和IOT就可以紓解人力壓力,提高醫療品質,

    AI將成為2030改變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的關鍵推手,AI將可提升診斷準確性,華碩與醫院嘗試做肺腺癌的判別,當時做了4~5萬張,準確性只到90%,對醫師而言還不夠,透過華碩AI平台xHIS導入,還是可以持續提升。

    加速病患資料分析方面,多維影響病歷資料結合,透過AI更有利分析結構化和非結構化資料。在支援個人化治療,華碩也有布局智慧用藥處方建議,應用AI情境化代理流程,改善醫療資源分配。在強化遠距醫療服務,與關渡醫院整合雲端和遠距,透過穿戴產品提供醫護服務,提早發現病患疾病風險。

    謝明傑也說,未來代理式AI到來,可在授權範圍內,用於臨床決策支援,照護協調,流程自動化,而
    醫療機器人產值更大,醫療機器人全球產值2030年將達50億美元以上,2023~2032年複合成長率16%,主要動能來自微創手術,內視鏡,超音波和導管介入,或結合遠距手術運用。

    食藥署自2021年成立「智慧醫材辦公室」以來,已成功輔導28項創新醫材軟體取得上市許可,涵蓋心臟、呼吸、影像、骨科與眼科等領域,例如長佳智能的心肌梗塞診斷、長庚醫院的心房顫動檢測、廣達與巨量移動的心電圖系統,以及倍利、睿傳數據、神瑞等公司開發的肺結節偵測與影像系統。


    陳俐妏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