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能源困境2-1】光電修法通過 環評加嚴「致命一擊」!綠電占比20%目標恐提早跳票

    2025-11-22 07:50 / 作者 吳馥馨
    截至今年9月,綠能占比僅12%,距離目標20%仍差9個百分點,加嚴版光電3法通過,恐讓綠電目標提早被跳票。圖為七股光電,廖瑞祥攝
    9年前因為「非核家園」政策而立下的綠能發電占比達20%的宏願,隨著時間到數逼近,各界都瞪大眼睛緊盯能否如期達標。根據能源統計月報,累計今年1-9月,再生能源占比只約12%,只比2024年前進0.3個百分點,距離目標還有8個百分點之遙,達標路迢迢。

    經濟部長龔明鑫在11月初仍沒對明年11月綠能占比20%目標是否跳票鬆口,只承認「的確有挑戰」,堅稱「還是有機會」。但立法院11月14日三讀通過民眾黨團版本的光電環評三法,原本就深受土地取得不易、光電弊案纏身、輿論反對浪潮高漲的光電設置,再予致命一擊。

    11月20日民進黨立委徐富癸在經委會關切再生能源進度是否因光電環評法加嚴,讓再生能源目標受影響時;龔明鑫終於鬆口,原本希望明年11月綠電占比達20%,如今環評標準加嚴,顯然綠能達標會受影響。

    事實上,即便加嚴版光電環評未通過;光是以當下距離綠電20%達標期限倒數計時的緊迫壓力下,想一口氣在1年內增加8個百分點、力拚如期達標,早就是「不可能的任務」。光電環評三法此刻三讀,只能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國能源占比。太報製圖


    據立法院11月14日三讀通過民眾黨團版本的光電環評三法,其中,《環境影響評估法》光電應實施環評的標準,除了環境敏感區要施以環評;山坡地光電應環評標準,由現行20MW以上或15公頃以上,加嚴為10MW以上或5公頃以上。

    在丹娜絲颱風將嘉義滯洪池上光電板捲成毛巾狀的災情後;本次修法也新增10MW以上或5公頃以上的水面型光電需要環評。

    另外,開發面積在40MW以上或40公頃以上的大型光電,通通都要環評。

    太陽光電產業七大公協會痛批,這樣的修法是能源轉型的重大挫敗,也動搖外商投資信心;並預告這樣的修法通過後,光電建設的審查時程將從現在已遠超國際的6-7 年,繼續被無限期拉長。

    經濟部也對這樣的修法結果「深表遺憾」,恐造成「四輸」局面,包括重擊合法光電業、影響偏鄉自用光電、出口業者綠電無法滿足、國家淨零時程被拖累。

    龔明鑫11月19日在立院經委會答覆民進黨立委賴瑞隆質詢時坦言,當初經濟部願以國民黨團版本做為協商基礎,但很遺憾未被接受,最後通過了民眾黨版本,以致修法「過度嚴格」;在賴瑞隆強力建議下,龔明鑫允諾經濟部會在1個月內評估,看看是否再提修法。

    只是,即便經濟部促成環境部願再提環評法修法,但以目前「朝小野大」局面,在野黨有接受再修法的空間嗎?

    此外,光電在所有再生能源中占比高達68%,占有絕對主導地位;但在野黨重砲抨擊,「小小多山的台灣,已成為山也光電板、海也光電板」,凸顯為了衝刺光電,早已窮盡潛在用地。

    除了光電推動困難,陸域風電也屢遭民眾反對,離岸風電則蒙受物料成本上漲壓力,更別說探勘技術仍待突破、也是用地取得不易的地熱發電。

    近期再生能源推動阻力。太報製表


    各種再生能源占比。太報製圖


    當前再生能源占比距離達標,缺口仍有8個百分點;差距之大,再加上用地取得不易,幾乎可以斷言,台灣沒有廣袤國土,再生能源20%目標即便再向後延,依然會繼續會跳票。

    回顧2016年,當時為保證非核家園也不缺電,當年政府發下豪語,再生能源占比將在2025年達到20%。但2022年時,時任經濟部長王美花就以「分母變大」,也就是用電量增加為由,將綠能占比20%目標延後1年到2026年10月達成,是綠能目標第一次延後。

    之後,經濟部2024年公布「112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時,時任能源署長游振偉宣布,經過「務實檢討」,將再生能源占比20%目標再延後1個月至2026年11月達成。

    今年能源署公布「113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時,再生能源達標期間沒如外界預期的第三度延後;或許能源署自己都算不清,重重困難下,即便再次展延,要延多久才能達標?

    主要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太報製表

    吳馥馨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