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印供應鏈成形?蘋果擬在台灣試產折疊iPhone 明年印度量產

    2025-09-18 09:53 / 作者 朱紹聖
    蘋果執行長庫克9月9日在加州蘋果總部,手拿iPhone 17 pro(左)與iPhone Air向記者團介紹。路透社
    美國蘋果公司甫推出iPhone新機,《日經亞洲》今日(9/18)透露,蘋果已與供應商就在台灣測試生產折疊iPhone手機進行談判,並希望於明年在印度量產。若計畫能夠落實,此舉將在美中關係持續緊張下,有助於蘋果加快將新產品開發從中國轉移出去的速度。

    3名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談判背後的想法,是利用蘋果在台灣的科技資源與供應商生態系統,打造一條小型試驗生產線,用於微調生產折疊iPhone手機所需的參數和製造步驟。一旦所有步驟都敲定,蘋果將在印度複製該流程並投入量產。

    2名知情人士表示,蘋果供應商已在台灣北部物色一塊土地,用於建設擬議的試驗生產線,但也補充說,該計畫尚未定案,可能會有所調整。他們也指出,台灣存在一些土地和勞力資源有限的挑戰,即便是一條試驗生產線,也需要大約1000名操作員。

    據透露,蘋果已告知多家供應商,預計折疊機型的推出將刺激iPhone的整體需求。蘋果初步計畫在2026年生產約9500萬支下一代iPhone手機,較2025年增長10%以上,此舉將使明年所有機型的總產量超過2.4億支,較今年增長約10%。

    對於近期推出的iPhone 17系列,知情人士稱,蘋果初步估計今年的產量為8500萬支,年底前全部機型的總產量將達到約2.2億支。了解生產計畫的人士指出,蘋果有時會給出更高的預期,但估計今年的整體增長至少能達到5%左右。

    據指出,蘋果這項可能的台灣-印度生產策略,是為了減輕中美以及中印間緊張關係所帶來的風險和物流障礙。知情人士透露,從中國進口設備或引進技術人員一直是印度面臨的問題,而蘋果正在同時培育更多印度本地供應商,以及從台灣引進新的工具供應商。

    與此同時,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政府正走在美中間的鋼索上,其高度依賴蘋果的投資和不斷發展的供應鏈生態系統,來強化自身科技製造實力。而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發動的關稅戰下,印度也成為蘋果日益重要的生產中心。
    朱紹聖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