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汽車門鎖系統大廠凱毅德商標。翻攝凱毅德官網
德國《經濟週刊》(WirtschaftsWoche)週二(23日)報導,德國的汽車門鎖大廠凱毅德(Kiekert)已經聲請破產,這是德國汽車產業界面臨川普關稅、電動車轉型等壓力下,再度出現的破產案例。
《經濟週刊》報導指出,凱毅德的核心部分,Kiekert Holding GmbH和Kiekert AG兩家公司已向烏帕塔爾(Wuppertal)法院聲請破產保護,法院已經受理,並在週二早上指派了破產管理人接手,開始限制債權人追債以及對凱毅德的強制措施。
凱毅德被視為全球領先的汽車門鎖供應商之一。在其公司網站上寫說:「作為汽車門鎖系統的技術領導者,我們為全球超過一百個汽車品牌提供智慧門鎖系統和驅動器。」據悉,凱毅德在全球11個國家設有據點,總共僱用約4500 名員工。該公司並未在德國政府公報中公開財務,不過在凱毅德集團2024年的永續發展報告中,指出其營收估計約為9億歐元(約321.5億台幣)。
曾是德國上市公司的凱毅德,在被私募股權公司收購後,2012年被中國零件供應商凌雲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收購。這筆中資收購德國企業的案子,長期以來被視為中國在汽車領域擴張的典範。然而,這家成立於1857年、總部位於北萊茵-西伐利亞邦海利根豪斯(Heiligenhaus)的公司,當時就已處於危機之中。
如今,整個汽車產業都面臨困境。德國汽車零件商WKW去年聲請破產重整,汽車內飾商Eissmann去年也聲請破產重整。今年,德國Voit Automotive以及現在的凱毅德也步上破產後塵。
不過,報導指出凱毅德集團應有機會透過破產重整維持下來,因為它對於整個汽車產業至關重要。根據凱毅德自己的數據,其市佔率為21%,為全球超過 100 個汽車品牌供貨,並負責「全球三分之一車輛的門鎖系統設計」。
然而,當前汽車零件供應商和汽車製造商所面臨的問題也很多。斯圖加的破產管理人穆哈(Martin Mucha)向德國《經濟週刊》總結的主要危機,包括「銷售問題、向電動汽車的轉型、美國新關稅,以及日益加劇的競爭和價格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