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已久的昔日「相機之王」柯達公司(Kodak),連日來股價狂飆不止,從被人嫌棄的雞蛋水餃股變成了人人爭搶的燙手標的,竟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而受惠。美國川普政府在當地時間7月29日宣布,將向柯達提供7.65億美元(約225.68億元台幣)貸款,助其生產抗新冠病毒藥物原料,成了這家老牌軟片製造商一夕間翻天覆地的原因。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美國政府已經按《國防生產法》(Defense Production Act)提供7.65億美元貸款,供柯達公司開始生產學名藥成分,創下該法案首例。川普並稱這是「美國製藥業歷史上最為重要的一樁交易。」("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eals in the history of US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美國政府重建國產防疫藥品生產鏈,柯達受惠。(圖/維基百科)
美國政府在宣佈這一計劃時表示,對柯達的貸款旨在減少美國對外國醫療產品的依賴,重修美國國產藥品供應鏈。美國白宮發言人彼得·納瓦諾(Peter Navarro)說:「如果說從疫情中學到什麼,那就是美國人對外國生產的關鍵藥品的依賴已經達到極為危險的程度。」(it is that Americans are dangerously dependent on foreign supply chains for their essential medicines.)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認為,美國政府擴大醫療產品國內生產,旨在減少對外國,特別是對中國供應的依賴。
受此消息影響,柯達在本周三股價大漲318.14%以33.2美元作收,盤中一度飆漲655.67%觸及60美元,刷新了歷來最大盤中漲幅和有史來最高價位,收盤市值也從上周五不到1億美元升抵14.52億美元(約428.35億元台幣)。
和上周五收盤價2.1美元相比,本周短短3個交易日柯達股價已上漲約1481%;若從上周五收盤(2.1)計算至本周三盤中高點(60),柯達股價漲幅更達到2757%。
柯達全名為伊斯曼柯達公司,1888年由喬治·伊斯曼(George Eastman)創立。1900年,柯達推出一款名為「布朗尼」(Brownie)的低價位簡易相機,是照相機小型化的革命性產品,也使照相技術成為普羅大眾的消費品。在布朗尼推出的第一年,柯達公司銷售了15萬台。在公司最發達時期曾有超過14.5萬僱員,但如今柯達在全球工作人員的總數約為5000人。
2003年柯達放棄膠卷業務轉向數位產品,但不堪連連年虧損。這家百年企業沒能在新技術革命中成功轉型,在數位浪潮中節節敗退,2007年陸續出售數位相機、醫療成像業務,2012年柯達正式申請破產保護。
2013年柯達揮別往日輝煌、重新融資上市,並跨足各領域,包括智慧型手機、藝術雜誌、聯名服裝。如今,柯達擁有6大業務部門,包括醫療生命科學、高性能材料、光學元器件、電子影像、文件處理和印刷,且將增加製藥部門。
值得一提的是,柯達並非首次跨足製藥行業。1990年代,柯達曾參與非處方藥的生產,例如阿斯匹靈(Aspirin),但在1994年以29.25億美元(約857億元台幣)將製藥業務出售給醫療保健巨頭 SmithKline Beech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