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人道物資準備自哥倫比亞送往委內瑞拉。美聯社
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是全球最大的單一援助機構,但成為川普2.0整頓聯邦政府的首要目標。川普就職總統兩週來,USAID已近百名員工遭停職,官網也在週日(2/2)關閉。主掌「政府效率部」的川普盟友馬斯克當天表示,正在執行關閉USAID的程序,更稱該署是「犯罪組織」。
本文依據《華盛頓郵報》、路透社介紹USAID及其運作方式。
USAID的職能為何?根據美國國會研究處(CRS),USAID為他國提供人道和發展援助,主要藉由注資非政府組織、外國政府、國際組織或其他美國機構來執行計畫。
美國在2023財政年度援助全球720億美元(約2兆3800億台幣),其中400億美元(約1兆3200億美元)由USAID管理,占聯邦預算不到1%。這筆資金分配到約130個國家,主要受援助國包括烏克蘭、衣索比亞、約旦、剛果民主共和國和索馬利亞。
USAID的員工逾1萬人,其中約三分之二在外國工作。該機構官網現已下線,根據先前存檔的版本,USAID的援助計畫包括援助蘇丹饑荒地區、為烏克蘭流離失所的學童提供教科書、為盧安達的醫療工作者提供培訓等。
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援助全球開發中國家,若資金削減,中國可能藉此趁虛而入。圖為2010年USAID在巴基斯坦援助的水災災民。路透社
美自二戰後對外援助 USAID成立逾60年USAID於1961年由美國時任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依據《對外援助法》(Foreign Assistance Act)成立,該法整合多個援助計畫,由USAID統一管理。
美國政府支援國際發展的政策可追溯至1940年代的「馬歇爾計畫」(Marshall Plan),該計畫協助歐洲國家在二戰後重建與穩定區域。之後USAID的援助重點逐漸擴展至公衛醫療、教育發展、促進民主體制與自由市場等。
自1990年代初期以來,公衛計畫一直是USAID投入最多資金的領域。2004年,美國國務院撥款數十億美元支援對抗愛滋病,進一步擴大了公衛資金。直至2022年,由於美國鼎力支持烏克蘭,人道援助才超越公衛,成為USAID的支出最多的領域,2023年則由治理援助取代。
2022年11月,由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出資,在敘利亞與黎巴嫩邊境裝設的太陽能光電模組。美聯社
USAID為何成為裁撤目標?USAID的支持者認為,它是美國外交政策不可或缺的一環,不僅能展現美國的善意,還能穩定災難地區,並為國際貿易開拓新市場。
國際難民組織(Refugees International)主席柯寧戴克(Jeremy Konyndyk)指出,美國的援助計畫是「發展了60年的國家安全工具組」,「如果它被摧毀,將難以重建」。該組織並未接受美國援助資金。
但川普2.0的核心目標之一就是削減美國政府開支,裁撤川普眼中的冗餘機構,對外援助就成為主要目標之一。馬斯克曾矢言要將聯邦開支削減2兆美元。
2021年8月海地發生規模7.2強震後,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與其他機構將人道物資送抵當地,災民等候𩜃取。美聯社
馬斯克週日在X平台發布一連串貼文,猛烈抨擊USAID,指其腐敗、浪費且傾向左派。他之後又在X的音訊空間痛批USAID「不是一顆裡面只有一條蟲的蘋果」,而是「裝滿蛀蟲」,必須全部裁撤,「它已不堪整頓」。
USAID的現況如何?川普1月26日簽署行政命令,凍結美國對外發展援助90天,國務院將在這段期間重新審視美國的所有對外援助,確保符合川普的「美國優先」目標。
這項命令下達後,國務院與USAID許多長期運作的援助專案被迫暫停,近百名USAID員工遭強制休假,且無法存取電郵。川普政府則指控部分員工試圖規避資金凍結令。
此外,USAID兩名負責保全的高層主管已遭川普政府開除,因為他們拒絕馬斯克團隊進入辦公大樓。
知情人士稱,USAID先前已有數十名員工被強制休假,週日又有近30人無法存取公務電郵,過去一週來遭停職的員工已將近100人。
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arles Schumer)已警告,任何解散USAID的行動都是違法的。多位民主黨參眾議員則聯名發表公開信,警告凍結援助資金將危及對烏克蘭的能源援助,且可能讓俄羅斯與中國等美國的對手國家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