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憲法法院2月6日開庭審理總統尹錫悅彈劾案,尹錫悅出庭。路透社
據南韓媒體今天(2/18)報導,南韓總統尹錫悅的彈劾案持續審理,國內面臨「領袖空窗期」,連計畫開拓海外市場的核電、國防產業也受到影響,不僅與歐洲各國的核電訂單下滑,輸給美國競爭對手,國防產業也在外交層面落後各國。
核電廠標案輸給美、法據《東亞日報》報導,南韓政府和核電產業人士透露,在核電廠需求強勁的歐洲市場,南韓企業輸給美國和法國的競爭對手,南韓水力核電公司(KHNP)已經決定放棄瑞典及斯洛維尼亞的核電廠標案。
儘管該公司澄清,是為了專注在「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的業務,但分析認為,這無異將廣大歐洲市場,拱手讓給美國西屋電氣公司等競爭同業。南韓政府忙於國內政治紛擾,難以提供有效支持,南韓核電產業在與國外競爭對手的談判中處於劣勢。
另外,南韓水力核電公司於2022年,與波蘭民營發電廠ZEPAK、波蘭國有電力公司(PGE)簽署的合作意向書(LOI),也面臨告吹風險。波蘭政府最近決定重新審核核電廠的建設,此時正是南韓政府需要站出來,為國內核電產業辯護的時候,但由於領袖空窗期,外交力量很難集中發揮。
捷克政府原本在今年3月底前,會與南韓水力核電公司簽署杜科瓦尼核電廠合約,總值高達24兆韓圓(約5400億元台幣),外界認為也會推遲。捷克媒體《人民报》本月13日寫道:「由於南韓的彈劾局勢,核電廠的合約可能被推遲。」
坦克、直升機訂單沒進展報導指出,國防產業也受領袖空窗期影響,南韓國防產業的代表於本月10日表示:「世界各國都對武器有大量需求,但我國國防產業卻沒有取得成果」、「如果政府的外交沒有動起來,我國國防產業會如海市蜃樓一般消失。」
據悉,波蘭向南韓現代樂鐵公司採購的坦克訂單,原本會在去年底前完成合約簽署,卻遭到推遲;另外,去年12月吉爾吉斯總統賈帕羅夫(Sadyr Japarov)訪韓,有意訂購南韓國產的直升機KUH-1「完美雄鷹」,卻遇上戒嚴局面,連試乘的行程都還沒開始,就緊急離開南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