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媒體13日報導普丁與川普進行了「富有成效的長時間通話」。路透社
美國與俄羅斯週二(2/18)在沙烏地阿拉伯展開針對俄烏戰爭的首輪談判,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今天(02/19)宣布,俄國總統普丁和美國總統川普,最快可能本月舉行面對面會談,中國媒體訪問2名專家學者,分析美俄元首會談對中俄、中美關係有何影響?
美俄官員週二的會面,是2023年3月俄國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與時任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印度G20外長會議期間會面以來,美俄高級官員首次直接面對面會談。
2025年2月15日,烏克蘭軍人在烏東頓內次克對俄軍陣營發射BM-21多管火箭。美聯社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今天(02/19)宣布,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最快可能於本月舉行面對面會談。「澎湃新聞」訪問中國的俄羅斯問題專家、北京大學教授馮玉軍,以及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朱鋒,分析美俄關係變化下,對中國可能的影響。
朱鋒表示,有觀點認為川普要盡快使美俄關係走出俄烏戰爭帶來的衝擊與倒退,核心的目標就是要「拉俄反華」,「我認為對這種觀點不能掉以輕心」。他也說如果川普政府認為以犧牲烏克蘭、歐洲利益,通過美俄和解,就能拉攏俄國,共同反中,「有點太小瞧中國外交的影響力了」。
2025年2月15日,烏克蘭軍人在烏東頓內次克對俄軍陣營發射BM-21多管火箭。美聯社
朱鋒也說,川普要堆動美俄關係步入「後烏克蘭戰爭時代」,回到他首任總統期間跟普丁會晤、對話狀態,面對挑戰和考驗,因為現在不是簡單的停戰問題,而是俄烏衝突近3年,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要結束、扣押海外資金都要補償,否則不可能達成美俄和解,他估計美國短期內不會有這麼大動作,也就不可能那麽快形成全面和解。
中國的俄羅斯問題專家、北京大學教授馮玉軍說,對中國的影響要視美俄在涉及俄烏戰爭、美國的全球影響、亞太安全,甚至涉及中國問題時的具體談判的內容,「很多談判內幕不是外界所能夠知道的,但最終的影響,會在未來國際政治的博弈中逐漸顯現。」
2025年2月18日,烏克蘭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Dnipropetrovsk),烏克蘭士兵駕駛Rosomak裝甲車。路透社
馮玉軍表示,美俄關係目前表面上呈現回暖,這給了普丁與和俄羅斯政府意外驚喜;但實際上,美俄關係要真正好轉困難重重的,一方面,美俄國力存在巨大落差,俄羅斯實際上已不可能與美國在國際問題上平起平坐,但俄羅斯仍想著「很多的問題能由美俄兩國來決定」,這是不符合現實的。
另一方面美俄雙方的價值觀仍然存在著巨大分歧,儘管川普一些政治理念與普丁趨同,但美國對外政策不僅是總統的對外政策,還會受到國會,包括共和黨建制派人士強力制約,所以目前的氣氛好轉,仍談不上美俄關係「回暖改善」。
2025年2月18日,烏克蘭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Dnipropetrovsk)的新帕夫里夫卡(Novopavlivka),一棟房屋遭俄軍摧毀。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