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京的一間商家展示中美國旗。美聯社
川普對全球的「對等關稅」週三(9日)已經全部開徵,其中對中國加徵的稅率更是高達104%。在此類關稅戰爭中,出口國往往可以用貶值自己貨幣匯價的方式維持出口競爭力。不過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報導說,中國央行目前無意用人民幣大貶抵銷關稅影響。
三位消息人士週三向路透社記者表示,美國不斷加碼關稅已進一步加重人民幣貶值壓力,但是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近日指導國有大銀行暫緩自營購匯,並加強代客購匯的審查,避免加劇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
另有消息人士稱,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價週三盤中短暫逼近央行核准的交易區間下限,國有大銀行此時繼續為市場提供美元流動性,緩和了人民幣貶值速度。
針對中國可能通過匯率貶值來抵銷部分關稅衝擊的看法,消息人士也指出,中國央行並不會以緊急大幅貶值來應對關稅,而更希望是「有序的溫和貶值」來釋放貶值壓力。
一位要求匿名的中國政策顧問表示:「人民幣大幅貶值不會發生,因為這可能會損害市場信心,但適度貶值將有助於出口。我們還應該通過補貼、退稅還有市場多元化來幫助重點企業。」
匯率貶值可以讓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在廠商的人民幣報價沒有降低的情況下,仍能對美國的美元報價加以降低。經濟學家普遍估計,主要出口國家可能會用匯率貶值的方式吸收掉一點美國關稅的壓力。
但是,美國也同時厲聲指責這叫操縱匯率,成為美國要懲罰的非關稅壁壘。美元對各國貨幣升值,等於美國製造商的出口報價變貴,挫傷美國出口競爭力。
人民幣近期已經都在長期緩貶。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盤中價格週三短暫跌破1美元7.35人民幣關卡,創逾19個月新低,距離交易區間下限只差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