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武於3月18日正式成為英特爾執行長。英特爾提供
路透社報導,美國最大晶片製造商英特爾(Intel)執行長陳立武共投資600多間中國科技公司,其中至少8家公司與中國解放軍有關。由於英特爾為美國軍方生產先進晶片,對美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陳立武的投資引起關切。
有投資專家直言,陳立武( Lip-Bu Tan)不適合領導任何與中國競爭的企業,但也有分析家認為,陳立武對中國新創科技業的投資經驗豐富,正是他可望重振英特爾的核心能力。
路透檢視中國與美國的公司申報文件後,發現陳立武透過他管理或擁有的投資公司,控制著40多家中國企業和基金,並持有600多家中國企業的少數股權。在許多情況下,中國政府實體與他同時持有某間公司的少數股權。
報導稱,英特爾與美國國防部之間有價值30億美元的晶片製造合約,也參與國防部另外兩項開發先進晶片的計畫。
創投公司Bastille Ventures合夥人金恩(Andrew King)認為,陳立武「沒有資格擔任任何與中國競爭的企業負責人,更不用說像英特爾這樣掌握情報及國安影響力的公司」。金恩指出,英特爾與美國情報和國防體系的各個領域都有重要聯繫。
資產管理公司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師拉岡(Stacey Rasgon)則看法不同。他表示,陳立武「是我以及大多數投資者最想招募的人才之一」,「他是一個傳奇人物,影響深遠」。
陳立武
現年65歲的陳立武是矽谷最早投資中國的創投家之一,也是美國科技界追捧的導師級人物。
陳立武生於馬來西亞華人家庭,在新加坡成長及求學,之後赴美深造。路透社指出,他的投資主要透過1987年在舊金山成立的創投公司華登國際(Walden International),以及兩家香港控股公司薩卡里亞(Sakarya Limited)與塞納(Seine Limited)進行的。
路透社查閱文件,發現陳立武目前仍擔任華登國際董事長,並透過該公司控制塞納公司;截至去年10月31日,他仍獨資擁有薩卡里亞公司。
報導稱,美國公民持有中國公司的股份並不違法,即使是與解放軍有關連的公司,除非這些公司已被美國列入禁止投資的中國軍工企業清單。陳立武曾經投資的中芯國際現已列入美國商務部清單,但路透未發現他目前仍投資被列入清單的公司。
英特爾一名發言人表示,陳立武已完成董事和高階主管調查問卷,其中已要求揭露所有潛在利益衝突。發言人稱,該公司會「妥善處理任何潛在的衝突,並按照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規定披露」。
華登國際未回覆置評請求。一名知情人士向路透表示,陳立武已解除在中國實體投資部位,但未提供更多細節。
路透查閱的中國資料庫顯示,他的許多投資目前都還存在,無法確定他目前撤資的程度。
與中國政府實體共同持有20家公司股份路透根據中國企業登記資料,確認華登國際目前與中國政府或國營企業共同持股的投資基金與公司多達20家。這些政府資金主要來自杭州、合肥、無錫等中國科技重鎮的市級政府。
華登國際也與解放軍主要供應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電集團)共同投資6家中國科技公司。中電集團已於2020年被首度執政的川普政府列入制裁名單。
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2024年2月發表的報告中,曾點名華登國際的一些投資案例,指華登在2001年至2022年間,至少對與解放軍有關聯的公司進行了6項投資,總額達1.61億美元。
陳立武是也中國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的早期投資人,在該公司創立一年後的2001年開始投資,2018年卸任董事職位;眾院特別委員會的報告稱,華登直到2021年1月才退出對中芯國際的投資。中芯因與解放軍關係密切,目前已遭美國政府制裁。
加州聖塔克拉拉大學(Santa Clara University)法學教授戴蒙(Stephen Diamond)指出,在當前的政治氛圍下,對於英特爾這樣的公司來說,負責任的企業領導層至少應該嚴肅討論如何因應、如何處理這些關係」。他表示,陳立武的投資「顯然是頗具政治敏感性的議題,董事會一定會想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