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京一間商場內的蘋果專賣店。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對各國祭出關稅大旗,目的是要把製造業重新拉回美國,尤其是針對被稱為世界工廠的中國。中國也是蘋果公司過去20年來製造iPhone手機的地點。分析認為,即便川普揚言對中國進口商品課徵145%關稅,蘋果仍不太可能把iPhone製造主力拉回美國,否則就得提高售價3倍。
美聯社在一篇題為「即使川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蘋果沒有太多激勵,足以決定在美國製造iPhone」的文章指出,蘋果(Apple)自從第一代智慧手機iPhone於18年前問世以來,手機便仰賴中國代工廠製造。即使川普近日揚言對中國課徵145%關稅,蘋果也不太可能改在美國製造iPhone。
文章認為,蘋果自1990年代便在中國打造精密的供應鏈系統,若要在美國設置製造廠,勢必會耗時多年、花費數十億、數百億美元代價。
韋德布希證券公司(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艾夫斯(Dan Ives)說:「要在美國製造iPhone根本是行不通的。他表示,如果目前在中國或印度生產製造的iPhone手機售價約為1000美元,未來在美國製造的iPhone售價將會超過3000美元。此價格勢必重挫市場需求。
路透社則分析認為,即便川普政府對中國的關稅降低至54%,最新一款頂級iPhone手機的售價,也會從1599美元提高至2300美元。如果美對中國課徵125%關稅稅率,基本上美中之間的貿易活動就會幾乎全面停擺。
美聯社在報導中表示,蘋果目前尚未回應有關對中關稅政策的影響因應。但在蘋果預定5月1日舉行的季度視訊會議上,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應該無法避免回答公司如何因應關稅戰的問題。
弗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師查特吉(Dipanjan Chatterjee)認為,蘋果在訂閱和其他綁定產品的服務上仍有相當大的利潤空間,因此蘋果短期內或許可以撐住售價不便,但問題是能撐多久?查特吉說:「蘋果能吸收部分關稅引發的成本增加,不至於出現重大的財政衝擊,至少短期之內是如此。」
為了取悅川普政府,蘋果今年2月宣布將在2028年前於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雇聘約2萬人。但此投資與在國內生產iPhone無關,而是為了發展人工智慧在休士頓成立電腦伺服器數據中心。
但白宮發言人李威特(Karoline Levitt)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卻先後堅稱,蘋果加大投資美國,就是認為可以在國內製造iPhone手機。盧特尼克本月6日受訪時說:「數百萬員工大兵一個個鎖緊螺絲製造iPhone的場面,將會出現在美國。」
庫克則是在2017年於中國舉行的一項會議上說過,他不認為美國有足夠的勞力和專業技術製作iPhone手機。他當時說:「在美國,有技能的工程師大概還無法塞滿這間會議室。但在中國,這些工程師可擠滿好幾座足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