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3日,西斯汀禮拜堂升起白煙,顯示樞機主教團已經選出新的教宗,即是方濟各教宗。路透社
教宗方濟各在週一(21日)以88歲之齡病逝,進行他的葬禮之際,天主教會的樞機主教團也將展開祕密的選舉運作,選出梵蒂岡的新領袖。整個選舉過程極具儀式性與戲劇化,以至於經常在各種虛構文學、電影中出現。
以下是天主教會選出新教宗的流程:
樞機主教聚會
當一位教宗過世後,來自世界各地的樞機主教會齊聚羅馬。他們每天舉行稱為「全體會議」的集會,討論教會事務,並表達他們心中新任教宗應具備的特質。
年滿80歲或以上的樞機主教可參加全體會議,但不得進入選舉新教宗的秘密會議(Conclave)。選舉會議僅限80歲以下的樞機主教參加,他們將會在彼此之間選出新的教宗。
許多重要討論也會在樞機主教們的私下互動中進行。
誰能參選,誰能投票?教宗是由樞機主教團選出。截至4月21日,全球共有252位樞機主教,其中135位為80歲以下、具有選任教宗資格的「選舉樞機」。
其中109人是由方濟各任命,22人由前教宗本篤十六世任命,5人則來自若望保祿二世的時代。選舉樞機也有可能因健康狀況沒有出席,這次的最終投票人數未定。
方濟各任命的具有選舉權樞機主教佔壓倒性多數,跨過三分之二當選門檻。但這並不保證這次也會選出與方濟各有類似進步改革理念的新教宗,樞機主教團也可能覺得方濟各時期走得太遠,現在應選出較溫和的新人。
選舉會議時間:傳統是在教宗逝世15天後傳統上,教宗去世後要有15天的哀悼期,秘密選舉會議才能開始。這表示方濟各繼任者的選舉可能在5月初舉行。
不過,教宗本篤十六世於2013年辭職前曾修改教會憲章,允許樞機主教們若有共識,可提前開始選舉。最晚應於教宗過世後第20天開始,延長時間是為了讓遠地樞機主教有足夠時間抵達羅馬。
秘密選舉會議在西斯汀禮拜堂舉行。直到1978年選出若望保祿一世與若望保祿二世的兩次會議之前,樞機們都是住在禮拜堂周邊臨時搭建的房間內。
自2005年選出本篤十六世的會議起,樞機主教們便改為投票期間住在聖瑪爾大之家(Santa Marta)賓館,該處約有130間客房。會議期間,聖瑪爾大之家會被封鎖,樞機主教搭乘巴士前往西斯汀禮拜堂進行投票。
封鎖的秘密選舉會議秘密選舉會議的「Conclave」一詞源自拉丁文「con clave」,意即「用鑰匙鎖起來」。這來自13世紀的一項傳統,當時樞機主教被鎖在房間裡,促使他們儘快作出決定,同時避免外界干預。
現今的秘密選舉會議中,所有參與者都被嚴格禁止與外界聯繫。禁止使用手機、網路與報紙,梵蒂岡警方會動用電子監控系統來確保規定遵守。
要選出新教宗,必須獲得三分之二加一的票數才能當選。如果13天後仍無人當選,則會在得票最多的兩位候選人之間進行決選,但仍需獲得三分之二加一票數才能當選。這是為了促進教會團結,並避免選出妥協性候選人。
最近的兩任教宗,本篤十六世與方濟各,都是在選舉會議開始後次日就獲得決定。
新教宗如何正式宣布?當秘密選舉會議選出新教宗後,會詢問他是否接受任命,以及他想取用的教宗名號。如果他拒絕,整個程序就會重新開始。
新教宗會穿上事先準備好的三種尺寸之一的白色法袍,坐在西斯汀禮拜堂的寶座上,接受其他樞機主教的朝拜與效忠誓言。
黑煙與白煙當選舉投票沒法選出新宗時,西斯汀禮拜堂的煙囪會冒出黑煙,向世人表示投票尚未有定論。
當教宗投票產生時,一名負責官員會將選票與特殊化學藥品一起焚燒,使西斯汀煙囪冒出白煙,向世人宣布新教宗已選出。
2013年教宗選舉時,在西斯汀禮拜堂內用來升起黑煙或白煙宣告選舉結果的發煙爐。路透社
目前擔任樞機執事團首席的法國樞機主教曼玻第(Dominique Mamberti)將走上聖伯多祿大殿中央陽台,向廣場上的群眾宣布:「Habemus Papam」(我們有教宗了)。
隨後,新教宗將現身,並以教宗身份首次向群眾頒賜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