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上自衛隊高波級飛彈驅逐艦(綜合護衛艦)大波艦資料照,該艦於2025年4月1日至2日監控中共軍演山東號航空母艦編隊動態。日本海上自衛隊
據外媒今天(4/28)報導,最新報告顯示,隨著區域情勢緊張,各國都在強化軍事實力,尤其隨著中國加緊軍事現代化,周遭的日本、台灣、菲律賓等國,持續增加軍事支出。報告指出,東亞國家總體軍費支出,創下15年來最大增幅。
據《日經新聞》報導,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今天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在區域情勢日益緊張下,各國不斷加強作戰能力,2024年東亞地區的軍費支出增長至4330億美元(約14兆元台幣),較前一年成長了7.8%。
東亞各國軍費支出的增加幅度,為2009年以來最大,創下15年來最大增幅,在亞太區域總計6290億美元(約20兆元台幣)的軍費支出當中,東亞地區佔了約69%。
數據顯示,中國去年的軍事支出為3140億美元(約10兆元台幣),是全球第2大軍費支出國,僅次於美國。中國軍事支出較前一年成長7%,是自2015年以來最大增幅,也是該國軍費支出連續第30年持續增加。
2025年4月1日,中國北京街頭的大螢幕播出解放軍圍台軍演畫面。路透社資料照
報告寫道:「中國不斷增長的軍費支出,主要是由其長期目標所驅動,該國希望在2035年之前,在各領域實現軍事現代化」、「中國在2024年成立新的太空及網路部隊,同時正在快速擴增核武庫。」
由於中國的軍事實力快速成長,周遭各國也在強化軍事準備,日本去年國防開支達553億美元(約1兆7970億元台幣),較前年增加21%,是自1952年以來最大增幅,也使日本的軍事負擔,達到1958年以來最高水準,相當於其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4%。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分析,日本國防支出增加,符合該國2022年推行的「五年防衛建設計劃」,根據該計畫,日本從2022至2027年,強化防空反導彈能力,並建構遠程打擊的力量。
2025年2月5日,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秋月號」獨自穿越台灣海峽。翻攝海上自衛隊官網
台灣與南韓兩國的軍費支出也在成長,台灣去年成長了1.8%,南韓成長了1.4%,兩國持續採購先進武器,分別應對來自中國和北韓的威脅。
我國海軍艦艇上,1名士兵在台灣西海岸附近海域航行時望向一艘中國軍艦。路透社資料照
報導指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就任後,外界擔心美國對亞州盟友的安全承諾是否動搖,特別是川普政府今年3月,突然暫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儘管幾天後以烏克蘭停火為條件,美國恢復提供援助,但這件事在南韓內部引發辯論,部分聲音主張,南韓應自行發展核武。
2025年4月13日「聖枝主日」,俄羅斯以2枚飛彈攻擊烏克蘭城市蘇米,目前導致35死;一具被覆蓋遺體仍可見死者手錶上的時間。美聯社資料照
東南亞地區的軍事開支,也達到549億美元(約1兆7835億元台幣),較前年增加7.5%,為2015年以來最大增幅。其中新加坡增加了3%,菲律賓更增加了19%,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去年12月宣布,要將該國的武裝部隊,打造成「世界一流等級軍隊」。
自2021年陷入內戰的緬甸,去年軍費支出成長66%,達到50億美元(約1624億元台幣),緬甸的軍事負擔比例,為亞太地區最高,佔GDP的6.8%。
整體來看,去年全球軍費支出增長9.4%,達到2.72兆美元(約88兆3600億元台幣),為1988年以來最大增幅,主要原因是歐洲及中東國家軍費支出快速增加,當地的俄烏戰爭及加薩戰爭,至今仍持續中。
2025年4月13日,加薩市遭以軍轟炸,救難人員救出一名懷孕7個月的孕婦,她的丈夫、女兒、母親,都在這場攻擊中死亡。美聯社資料照
俄國去年軍事支出成長38%,估計達到1490億美元(約4兆8401億元台幣),排在美國、中國之後,為全球第3大軍費支出國。與俄國交戰中的烏克蘭,為全球第8大軍費支出國,該國去年軍事支出達647億美元(約2兆1017億元台幣),佔其GDP的34%,是世界上軍費負擔比例最重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