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6日,日本北海道砂川市,一隻棕熊在籠子中。路透社
日本參議院今年4月通過新的法律修正案,將來熊闖入城鎮內,只要在市、町、村的長官許可下,獵人不須經警方許可,就可以開槍射殺熊。日本政府推動這項法律的原因,在於近年來日本日益頻繁的「熊害」,在日本各地不時出現熊闖入城鎮中,攻擊、甚至導致人類死亡的案件,本報導回顧黑熊攻擊人事件,並探討黑熊為什麼進入城市中?保衛人類家園的獵人們,又面臨哪些困境?以及今年通過的法案內容。
黑熊破窗而入,民宅地板血跡斑斑據「富士新聞網」(FNN)報導,今年4月9日下午4時左右,在日本長野縣飯山市,一隻黑熊打破民宅窗戶,闖入後攻擊住宅內3名居民,其中60多歲男性和90多歲男性臉部受重傷,60多歲女性的臀部受輕傷,均被送往醫院治療。
遭攻擊的女性描述當時情況:「我一開始聽到聲音,但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傳出來的,我走過去看,一看到黑色的東西,就大聲叫了出來」、「我從來沒有在這附近看過熊。」
60多歲的男性則提到,住處地板上血跡斑斑,可能是因為熊破窗進屋時遭玻璃割傷。據悉,這隻熊在攻擊3人後就離開房屋,目前行蹤不明,警方提醒當地住民,記得將門窗上鎖,盡量減少外出。
在棕熊胃袋裡發現「暗紅色人肉」在日本歷次熊害事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2012年4月20日的「八幡平熊牧場事件」,日媒「Daliy新潮」今年4月再次回顧該事件,希望喚醒民眾的危機意識。
2012年4月20日上午10時,在秋田縣的八幡平熊牧場,氣溫約7度左右,該牧場飼養的棕熊從籠中逃脫,兩名牧場女員工被咬死,年紀分別為75歲及69歲,畫面相當驚悚,攻擊人的棕熊遭到獵友會的獵人射殺,事發兩天後,在棕熊的胃中發現了驚人的東西。
推特網友2023年11月28日上傳秋田縣仙北市的「熊出沒」禁止入山標示。翻攝推特@udon_craftsman
獵友會成員說:「警察從來沒有解剖過熊,所以請我們獵友會來幫忙」、「把胃袋裡的東西取出來後,警方將它放到塑膠袋裡,裡面是人肉,跟牛肉或馬肉一樣呈暗紅色,那家牧場從來沒有餵熊吃過生肉,所以那一定是人肉,那塊肉就跟拳頭差不多大,可能因為胃液的關係,變得有點黃。」
另一名成員在棕熊的胃裡面,看到了人類的毛髮,「不僅有毛髮,還有人皮,還有人類內衣的碎片,我感到震驚。」
棕熊、黑熊數量倍增這起事件並非野外的熊所造成,但都凸顯一件事,在狂暴的熊面前,手無寸鐵的人類極其弱小,近年來日本熊害問題層出不窮,截至2024年3月,在12個月內,熊攻擊人的事件共有198起,其中219人受害,隨著春天到來,日本的熊從冬眠中甦醒,人們再次意識到熊的危險。
據路透社報導,棲息在日本境內的熊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為北海道棕熊,另一種是亞洲黑熊,北海道棕熊體型巨大,長約1.5至2.3公尺,重約120至400公斤,亞洲黑熊相對較小,長約1.2至1.4公尺,重約40至130公斤。
2010年10月14日,一隻亞洲黑熊在進入山形縣長井市一所校園後被射殺。路透社
兩種熊的棲息地均在擴大中,截至2020年的過去30年間,日本北海道的棕熊數量增加了1倍,達到約1萬1700隻。另外,據日媒《讀賣新聞》2023年的分析,日本的黑熊數量已經達到約4萬4千隻,與2012年相比增加了3倍。
日本森林研究整備機構指出,近年來對狩獵活動的限制,以及重視動保等原因,導致熊害事件越來越頻繁。日本環境省的專家則認為,隨著日本鄉村地區人口減少,越來越多熊進入鄉村及廢棄的農田。
為什麼熊會大舉入侵?據日媒「Wedge ONLINE」報導,不僅在鄉村地區,闖入城市中的熊也增加了,甚至在大型都市中也有牠們的蹤影,事實上,大型野生動物在城市中出現的情況,正在全球各地上演,例如在義大利首都羅馬,出現野豬攻擊人,或撞擊汽車的事件,義大利眾議院於2022年底批准一項狩獵修正案,准許在城市內獵殺野豬。
另外,2022年在美國洛杉磯北部塢蘭山莊(Woodland Hills),一名2歲幼童在自家前院,遭到土狼襲擊;2016年美國洛杉磯動物園的一隻無尾熊,遭到野生的美洲獅咬死。有些人感到疑惑,城市環境應該不適合野生動物居住,為什麼這些動物頻繁闖入城市中?
2025年4月2日,日本東北部岩手縣盛岡市,一頭熊在住宅區的一座寺廟內爬樹。路透社
報導指出,許多原因造成這種情況,整體來說,日本人與野生動物的接觸日益頻繁,鹿、野豬的數量激增,是廣為人知的事,野生的熊、猴子、羚羊也在增加,另外,日本的外來種如浣熊、白鼻心、山羌等,數量均在上升。當然存在部分瀕臨絕種動物,如西表山貓、琉球兔等,日本人越來越難發現其蹤跡,但這些是少數案例。
城市裡有住有吃,什麼都不缺植物的數量也越來越多,以日本柳杉、日本扁柏等樹種經營的人工林,常被稱為缺乏生物多樣性的「綠色沙漠」,但實際上在許多人工林當中,高大的樹下有著闊葉植物生長,已經成為針葉與闊葉交錯的混合林,長著嫩葉和果實,是昆蟲和小型動物的食物來源,大型動物隨之被吸引而來。
特別是許多年輕的熊有四處移動的傾向,隨著野生動物增加,棲息地逐漸飽和,城市內的公園、綠地,以及私人住宅的庭院,卻充滿豐富的植被。據日本總務省的數據,截至2023年10月,全國的空置房屋高達900萬戶,僅在東京都就有89萬8千戶的空屋,這些城市中的空屋及庭院,常成為野生動物的藏身處。
日本網友2023年11月24日在推特上傳介紹他去秋田前準備的登山刀和驅熊噴霧。翻攝推特@kaiji_kuzu
城市中其實有不少野生動物的食物,除了鳥類和老鼠,有時人類飼養的寵物也會遭殃,在餐廳較多的城市中,大量廚餘成為野生動物的目標之一,會以人類廚餘為食的不僅有烏鴉,還包括野豬、狸貓、浣熊、熊等動物。
獵人高齡化、獎金低,難吸引新血日本政府正在試圖應對熊害問題,但站在第一線的獵人年紀卻越來越大,2020年的數據顯示,在持有狩獵許可證的獵人當中,超過60%的人年紀超過60歲,而且射殺熊的獎金相當低,以北海道砂川市的情況來說,獵人完成射殺熊的任務後,僅能獲得8千日圓(約1800元台幣),很難吸引年輕人加入獵人行列。
除了獎勵金額太低,冒險與熊搏鬥的獵人還得面對司法風險,2018年8月,一名獵人受砂川市政府委託,前往民宅捕殺棕熊,北海道政府公安委員會卻認為,這名獵人在建築物附近開槍,導致居民陷入危險,決定取消他的持槍許可證。
一審法官雖然判決獵人勝訴,二審法官卻於2024年10月判決獵人敗訴,法官在判決書中寫道:「即便在本案例中,子彈擊中了棕熊,之後也可能會因彈跳而導致彈道變化,傷到周遭的建築物。」
2018年6月21日,日本秋田縣北秋田市一所小學附近的「小心!有熊出沒」警告標語。路透社
搏命獵殺反挨訴,出任務意願大減據日媒「文春Online」報導,在這起判決宣布後,北海道獵友會考慮,未來地方政府即便發出驅逐熊的請求,也不會接受,許多獵人感到氣憤:「難以想像的判決」、「如果是這樣的話,以後就沒辦法驅逐熊了」、「許多獵人已經意識到,我們可以選擇拒絕地方政府的請求。」
獵人們認為,如果依照法官的判決,在任何情況下,都無法驅趕闖入城鎮的熊,「步槍的最大射程為3到4公里,如果按照法官的邏輯,獵人開槍的半徑3公里以內,不能存在任何人和建築物,換句話說,在日本無法開槍射擊熊。」
據日媒「ENCOUNT」報導,近年來動物保護團體的抗議,也成為一項阻礙,2010年位於北海道的斜里町一隻棕熊遭射殺,打到當地區公所的抗議電話,持續了整整3天,有區公所的人員被罵:「你去死吧」、「又是為了吃掉它而射殺嗎?」2023年10月秋田縣美鄉鎮一隻黑熊遭射殺後,也有大量抗議電話打進區公所,造成公所人員的業務困難。
2023年4月6日,日本秋田縣仙北市一家餐廳前的販賣機提供牛肉、熊肉(第二排)、魚肉,熊肉肉塊250克售價2200日圓(約467元台幣)。獵熊是當地控制野生動物數量的措施之一。路透社
據日媒「PRTIMES」報導,一份2024年的民調顯示,高達57.6%的日本人認為,應該撲滅闖入城鎮的熊,12.8%的人反對,28.6%的人選不出答案,另外,被問到是否能理解打到區公所的抗議電話,62.4%的人認為,無法理解這種行為,34%的人表示可以理解。
在秋田縣仙北市,有餐廳的自動販賣機提供熊肉。路透社
目前除了依靠獵捕,有部分地區設置了機器狼,內建的聲響高達60種,包括狼嚎、槍聲等,讓熊無法辨認這只是一台機器。據悉,北海道瀧川市設置機器狼後,鎮上的熊出沒次數顯著減少,其他地區也陸續添購機器狼,阻止熊接近人類。
2024年10月17日,在日本北海道瀧川市安裝的機器狼,該機器狼配備了可以檢測野生動物的感測器,可嚇跑農地附近的熊。路透社
日本通過新法,能解決問題?過去日本的《鳥獸保護管理法》,禁止在住宅區、城鎮等地使用獵槍射擊,只有警方判斷處於非常緊急的情況下,向獵人發出射擊命令時,才能進行射擊,當現場僅有獵人的情況下,就無法緊急應變,另外,過去也常因為警察對動物的行動並不了解,沒有在正確的時機下達射擊命令,導致熊成功逃離現場。
據NHK報導,日本參議院今年4月18日通過《鳥獸保護管理法》的修正案,將北海道棕熊、亞州黑熊、野豬列入「危險鳥獸」名單,未來當熊闖入城鎮,對人類構成威脅時,當地的市、町、村等地方政府機關長官,將有權直接允許獵人使用獵槍,可開槍區域也擴及私人土地,放寬了射擊的條件。
在獵人進行射擊任務時,地方政府可以進行交通管制,或發布避難指示,另外,新法也規定,若因為槍彈等原因,造成周邊建物受損,須由市町村負責賠償。
2023年10月4日秋田縣美鄉町一間榻榻米工廠的工寮遭3頭熊母子闖入,警方和獵人與熊對峙,直到隔天才抓住熊,所幸無人受傷。圖為10月5日在一輛卡車上能看到籠子裡的熊。美聯社
該法案將於頒布後6個月內施行,希望在熊頻繁出沒的秋天前,讓新法上路。對於這項新法,栃木縣獵友會的事務局長小堀大助表達肯定:「能夠在警方沒有允許的情況下使用獵槍,我們已經向前邁出了一步,有助於緊急情況下的應對。」
《北海道新聞》的社論指出,新法讓獵人在現場能進行較快的應對,然而新法中提到,由市、町、村等地方政府機關長官決定,獵人是否能使用獵槍,如此一來,地方政府需要相關專業人士,才能做出正確判斷,但目前地方政府中這類人員很少。
此外,新法中提到地方政府在熊闖入時,可以施行交通管制或避難措施,因此政府也需要和獵人、警察共同進行演習,分享緊急情況下各種措施的實施流程,提升獵人和警方的反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