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路透社資料照
中歐關係一度因人權問題陷入緊張,但隨著美國與全球貿易摩擦升高,北京轉向對歐盟示好。中國外交部6日宣布,中方和歐洲議會決定同步全面取消對相互交往的限制,聲稱雙方的交流和理解將為中歐關係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注入新動力。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過去幾年,中歐立法機構交往,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出現了「一些波折」。他聲稱,當前形勢下,雙方都認為中歐加強對話合作十分重要。
林劍表示,經雙方商定,中方和歐洲議會決定同步全面取消對相互交往的限制,「我們相信並期待隨著中歐全面恢復立法機構的交往,雙方的交流和理解將更加深入,這將為中歐關係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注入新動力」。
2021年,歐盟因應中國在新疆人權問題,與美國、加拿大等國協調行動,對4名中共的新疆官員及解放軍組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制裁。
北京隨即反制,將多名歐洲議員、人權小組與德國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也列入制裁名單,導致原本即將簽署的「歐中全面投資協定」(CAI)擱置,雙邊關係陷僵局。
隨著美國與全球貿易摩擦升高,北京轉向對歐盟示好。德國媒體《南德日報》(SZ)4月底披露,中國政府計畫解除對歐洲議會人權小組,以及5位現任與前任歐洲議員的制裁,包括德籍友台小組主席蓋勒(Michael Gahler)、法籍議員格魯克斯曼(Raphaël Glucksmann)等。
歐洲議會1日發聲明證實,中國的決定代表其與北京恢復議會對話的「階段性進展」,並認為此舉將「推動中歐關係朝著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但歐洲議會也強調,這並不意味著歐盟將忽視中歐關係中仍然存在的諸多挑戰,「特別是在尊重人權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