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美國韓系美容產品零售商Senti Senti在紐約威廉斯堡的周年慶活動。翻攝FB@Senti senti
南韓對美國最大宗出口品當屬汽車和智慧型手機,但南韓還有一項不容小覷的產業,就是美容美妝產品。隨著韓流文化擴散到全球多國,韓系美妝和保養品在美國市場也擴大;未來在川普關稅影響下,價格可能會上漲,不過即使在美國,韓系美容產品的品牌忠誠度向來很高,不見得會影響消費者意願。
英國廣播公司(BBC)2日報導,韓流文化推動韓系化妝品打進全球市場,住在美國的27歲平面設計師麥女士(Pearl Mak)說,相較於西方品牌,韓系產品更適合她的膚質,現在她使用的護膚品有95%都是韓國品牌。
麥女士不是個案。據美容美妝業界估計,2024年,美國人在韓系美容產品的消費額達到17億美元(約506億元台幣),比前一年成長了50%。
韓系美容產品的價格,通常比西方品牌更有競爭力,而且不少產品含有西方少見的成分,例如魚腥草萃取物、蝸牛蛋白等。
美國總統川普一度宣布將對南韓產品徵收25%關稅,雖然經協商後調降為15%,但川普向來多變,最終稅率總是很難說。
川普4月宣布將對各國徵收對等關稅後,美國的韓系美容產品零售商Santé Brand訂單量隨即飆升約30%,Santé Brand創辦人魏爾(Cheyenne Ware)說,這顯示消費者們很快就知道要開始囤貨。
另一家零售商Senti Senti的經理鍾女士(Winnie Zhong)說,川普開始威脅要加徵關稅後,公司也很快向供應商增加採購;來到8月第一週,她還收到供應商的提醒,呼籲客戶在關稅生效前囤貨。
這兩家韓系美容產品零售商都表示,由於關稅將推高整個美容產業的成本,韓系產品價格也很可能會上漲。魏爾指出:「說未來2年內價格還能保持平穩的人,都太天真了。」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經濟學家李文燮(Munseob Lee,音譯)表示,漲價是勢在必行的了,尤其是在亞馬遜平台上零售的小型賣家肯定會漲。
不過,李文燮指出,即使價格變高,但韓流文化依然風行,韓系美容產品在美國市場應該依然能保持需求,「一般消費者可能會因為價格漲太多而卻步,但粉絲的話,就很難找到替代品」。
Senti Senti的鐘經理也認為,會購買韓系美容產品的消費者依然願意出手,但購買量可能比以前減少。
川普關稅的核心是為了促進美國製造、讓外國廠商去美國投資生產,除了對南韓徵收15%對等關稅,對日本、歐盟也是15%;換言之,這些大型化妝品牌所在國都面臨一樣的關稅。
韓系美妝品的忠實顧客麥女士說,目前看來,她還是願意付更多錢來買自己習慣用的產品,她也不認為美國製造的化妝品可以取代韓系產品,「我曾經嘗試過美國製造的產品,但效果都不如我慣用的產品,所以我暫時還是不會選擇美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