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國務院年度人權報告 關切中國以商業利益影響台媒

    2025-08-13 10:06 / 作者 中央社
    美國國務院2024年度各國人權報告中有關台灣的章節。翻攝美國國務院官網
    美國國務院12日公布「精簡版」年度人權報告,整體評估2024年台灣人權狀況未出現重大變化。報告並引述台灣NGO指出,北京向在中國有業務的台灣企業施壓,要求避免在刊登批評中國內容的台灣媒體上投放廣告。

    自1970年代以來,國務院每年發布人權報告,聚焦限制集會自由、選舉不公及懲罰少數群體等濫權行徑。而新報告卻大幅縮水,篇幅約為去年的1/3。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也未循前例為發布報告召開記者會。

    今年的報告約以2000多字反映台灣生命權、政府、軍方、情報機關、警方及犯罪集團等施加的審查壓力,也檢視勞權、兒童及難民保護和反猶太主義行為等。

    根據報告,台灣主要非政府組織9月指出,北京施壓在中國有業務的台灣企業,不要在刊登對中共持批評立場內容的台灣媒體投放廣告。

    這並非國務院首次提到類似情形,2020年年度人權報告也引述台灣記者表示,要刊登批評中共的新聞有困難,因為北京施壓在中國做生意的台灣企業,要他們不得在刊登類似報導的媒體版面登廣告。

    勞權方面,國務院指出,罷工權仍受到嚴格限制,教師與公務員不得罷工。政府可在宣布災難時禁止、限制或解散罷工,勞工只能經過調解後才能罷工。

    此外,法律禁止就法律已保障的權利進行罷工,這類爭議應透過司法系統解決。

    台灣法律規定,政府認為勞資糾紛嚴重或涉及不公平做法時,必須進行調解,大多數勞資爭議涉及工資或資遣費,通常透過調解或仲裁解決。這段期間禁止罷工或抗議行為,勞工組織認為這限制了罷工權。

    此外,大型企業經常使員工難以成立工會,手段包括將工會籌組者列入不得升遷的黑名單,或調到其他部門,科技業常見這類操作。

    報告提到,台灣有79.3萬名外籍勞工,主要來自印尼、越南、菲律賓與泰國。政府提供直接聘僱服務平台,並允許受虐或是遭到剝削的移工更換雇主,勞動部也有24小時多語言免付費專線與通訊軟體服務。

    不過,多個外籍勞工的協會認為,雖然熱線服務便利且官方回應迅速,多數移工因憂心遭到解僱而不願申訴,遠洋船隻移工也難以使用熱線服務。另有逾8.7萬名外籍移工脫離原雇主,缺乏勞動保障,且可能在非法產業工作。

    對於童婚、難民及反猶太主義部分,報告提到,台灣法定婚齡為18歲,官方執法到位,但有報告指出在部分農村有童婚情況。另外因台灣政治地位特殊,無法與聯合國(UN)或主要國際人道組織合作,為難民或尋求庇護者等提供援助。

    台灣猶太社群估計不到1000人,多為外籍居民,目前沒有反猶太行為的通報。
    中央社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