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川普政府可能動用《晶片法》資金入股晶片大廠英特爾。路透社
美國川普政府傳出有意入股科技大廠英特爾(Intel)。彭博新聞週五(8/15)進一步報導指出,川普可能動用《晶片法》資金買下英特爾股權,此舉可望大幅改善英特爾的財務狀況,並推動其在俄亥俄州的建廠計畫。
彭博新聞週四(8/14)率先報導川普政府正與英特爾討論入股計畫。知情人士週五進一步向彭博新聞透露,川普入股的資金來源可能是拜登政府2022年通過的《晶片法》(CHIPS ACT)。
報導指出,目前尚不清楚川普是否會將《晶片法》原本補助給英特爾的資金用來轉換股權,或是更廣泛的從整體《晶片法》資金池中撥款,或是將資金與其他融資管道結合使用。
知情人士表示,目前相關討論仍處於早期階段,其他方案也可能正在考慮中。
英特爾近年營收大幅下降,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今年3月接棒後重整營運計畫並大幅裁員。川普上週突然抨擊陳立武涉及「利益衝突」,公開喊話要求他下台。
但在日前與陳立武在白宮會面後,川普態度似乎有重大轉變。據彭博新聞報導,兩人在會面時討論有關政府入股英特爾計畫。知情人士透露,陳立武也可繼續保住他的執行長位置。
據報導,若川普政府入股英特爾達成協議,多次延宕的俄亥俄州晶片廠計畫可望恢復動能。但晨星(Morningstar)分析師柯雷羅(Brian Colello)認為,俄亥俄州廠需要的不僅是資金流,還有更多客戶支持。
美國投顧公司「海港研究夥伴」(Seaport Research Partners)分析師高德柏格(Jay Goldberg)估計,英特爾需要大約 200 億美元,才能讓其下一代製造技術投入運行。他表示:「僅僅拿出幾十億美元來資助俄亥俄州的工廠,對英特爾而言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