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防美攪局! 日經:台積電停用中國設備生產2奈米晶片

    2025-08-25 15:56 / 作者 朱紹聖
    台積電台南廠logo。路透社
    台積電最新且最先進的2奈米晶片將於今年投入量產,但《日經亞洲》今日(8/25)引述多名知情人士透露,這些生產線將不使用中國的製造設備,以免美國可能採取管制措施、擾亂生產。

    台積電的2奈米晶片計畫先在新竹市量產,接著在高雄市量產。這家台灣晶片龍頭也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造第3間工廠,最終將生產2奈米晶片。《日經亞洲》指出,台積電排除使用中國設備,是其試圖應對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日增的最新例證。

    由美國民主黨籍參議員凱利(Mark Kelly)領銜提出的「晶片設備法案」(Chip EQUIP Act),旨在禁止接受聯邦政府支持的企業向「受關注外國實體」購買設備。儘管尚未通過,業內高層普遍將其解讀為包含中國供應商。

    3位知情人士透露,台積電此項決定是受這項可能成立的法案影響。在台積電的部分晶片生產線中,有使用到包含中微半導體(AMEC)的蝕刻工具,以及前身是美商、2016年被北京亦莊半導體科技公司收購的得昇科技(Mattson Technology)設備。

    多位知情人士還透露,台積電同時正在審視自家使用的晶片製造材料和化學品,以減少公司在台灣和美國的業務中使用中國供應商的產品。台積電還計畫與中國本土供應商緊密合作,配合在中國的生產營運,以符合當地的政策重點。

    知情人士指出,大約1年前,台積電就計畫在3奈米製程中淘汰中國設備,並將相關生產轉移到亞利桑那州,避免美國監管的不確定性。然而,更換合格的設備供應商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並且有著影響產量和品質的風險,其後決定在量產2奈米晶片時逐步淘汰中國設備。

    對此,台積電拒絕就生產晶片所使用的具體設備進行評論,但表示:「一如往常,台積電的全球採購戰略聚焦於強大的風險管理系統,以及與供應商的密切合作,藉此不斷開發多源供應解決方案,並使全球供應商的基礎多樣化。」
    朱紹聖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