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8歲創「美國轉捩點」拓展至年收28兆 柯克擴大保守派青年根基撼動政治版圖

    2025-09-12 16:12 / 作者 李寧怡
    2024年9月4日,保守派政治活動家柯克在他創辦的「美國轉捩點」活動中致詞。路透社
    美國保守派政治行動家柯克(Charlie Kirk)的政治意識萌芽,始於他15歲時目睹自由派的歐巴馬當選美國首位黑人總統。自己還在摸索人生道路的他,開始籌劃如何將年輕人塑造成保守主義者。他18歲自大學輟學後創立的「美國轉捩點」,隨著川普的崛起一同成長,成為全美最大的保守派青年組織,影響力甚至撼動美國政治版圖。

    根據《經濟學人》、美聯社報導,柯克後來坦言他2012 年創辦「美國轉捩點」(Turning Point USA, TPUSA)時,「沒錢、沒人脈,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但辯才無礙的他,後來顯然找到自己的使命,並因此聲名大噪。這項使命就是「與自由派辯論」。他擅長以平和態度發表挑起文化爭議的挑釁性言論,藉此反擊進步派;經常巡迴各地校園,坐在「來駁倒我」(Prove Me Wrong)的帳篷裡與學生辯論,迅速引起大學生共鳴。

    柯克早期校園演講的影片在網路上廣為流傳,為他吸引到穩定的捐款來源,將「美國轉捩點」打造成全美最大的政治組織之一,並進駐全美各地大學甚至高中。

    柯克週三(9/10)在猶他谷大學(Utah Valley University)的同類型活動中遇刺身亡後,與他關係匪淺的川普說:「沒有人比查理(柯克)更懂、更深得美國青年的心。」

    柯克長期支持川普,圖為2018年3月,柯克出席白宮舉辦的一場青年論壇。美聯社資料照片


    柯克短短31年的人生已成就頗多。「美國轉捩點」創立初期,他向共和黨金主募款時,都讓他們大吃一驚:眼前這個清瘦青少年,連領帶都還打不好。但他們迅速被他如鬥犬般的韌性、以及對自由市場與小政府的堅定信念打動,開始開出支票。

    他們押對寶了。柯克後來證明自己是強大的組織者,「美國轉捩點」也發展為龐大組織。根據《紐約時報》,「美國轉捩點」與其遊說部門2023年的總收入達9240萬美元(近新台幣28兆元),且已在850間大學成立分支。

    成功為川普爭取年輕選民

    「美國轉捩點」也開始舉辦大型集會,每年吸引數以萬計的年輕選民參加,聆聽保守派重量級領袖在演唱會般的華麗舞台上發言,包括川普在內。

    在支持者心目中,柯克是不畏替保守主義辯護、對抗他想像中「目光短淺的自由派」的鬥士。根據TikTok的用戶調查,2024年大選30歲以下投給川普的用戶當中,柯克是該平台上最受信任的人物。

    柯克也確實展現出影響共和黨的才能。「美國轉捩點」去年耗資數千萬美元推動「追票」(Chase the Vote)行動,為川普奪回關鍵搖擺州;在柯克影響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甚至被迫下台;川普當選後,柯克還協助內閣人選的挑選。他已成為華府舉足輕重的權力掮客。

    2024年大選中,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的年輕選民支持率比2020年的拜登(Joe Biden)少了12個百分點,在所有年齡層中改變最多。據報導,川普將年輕選民的支持歸功於柯克。

    9月11日,美國猶他州奧瑞姆市中央公園有民眾為遇刺身亡的柯克守夜哀悼。路透社


    隨著「美國轉捩點」的成長,柯克聲名鵲起,建立名流地位,他也主持熱門podcast並經營社群媒體,累積了可觀的個人財富。

    柯克遇刺身亡後,「美國轉捩點」的接班人選還不明朗。川普週四表示:「沒人能替代柯克。他是獨一無二的。」

    以對話宣揚反墮胎與傳統性別價值

    柯克的核心戰場始終在大學校園。他週三遇刺時,正在進行最新一輪的「美國再起巡迴之旅」首場演說與辯論活動。

    他的觀眾大多是年輕保守派,許多人戴著挺川普的MAGA帽子,他們會說自己在校園裡常感到不受歡迎或格格不入。「美國轉捩點」會出動數百名員工與志工到場招募學生,鼓勵他們成為共和黨選民與行動者。

    柯克的主張是,左派「覺醒主義」(wokism)可能摧毀美國。身為虔誠基督徒,他想在大學校園裡「摘下自由派學生的眼罩」,教育他們關於批判種族理論和性別意識形態的邪惡,呼籲他們建立家庭,為耶穌基督奪回美國。

    他宣揚文化保守主義,支持擁槍權、譴責墮胎。他鼓勵女性應先成為妻子和母親再建立事業,男性則應是家中的領導者。

    自大學輟學的柯克,今年6月回答一名14歲女學生關於「讀大學的優缺點」時說,大學不過是「騙局」,但「如果妳要找人生伴侶,那就是讀大學的好理由」。

    柯克與妻子佛蘭茲維育有兩名子女。翻攝X平台


    他也精通「那又怎麼說…?」(Whataboutism)的反擊術,經常把問題繞回自由派或進步派身上。

    柯克也經常重複川普的說法,聲稱前副總統賀錦麗要為非法移民進入美國負責。他也稱被警察「跪頸」致死、引發「黑人的命也是命」示威的非裔男子佛洛伊德(George Floyed)是「人渣」(scumbag)。

    柯克的言談魅力吸引許多追隨者。亞利桑那州36歲青年理查森(Richard Richardson)在柯克死訊傳出後,趕到「美國轉捩點」總部。他盛讚柯克是極富魅力的領袖,塑造了他這一代保守派,「他是我們所有信念的捍衛者。」

    他說:「這是一份巨大的遺產,將對未來幾十年的政治格局產生影響。」

    從副總統到白宮發言人 都深受柯克影響

    許多年輕的政壇人物和公眾人物都將自己的事業歸功於柯克的啟發或支持。28歲的白宮新聞秘書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就表示,柯克是最早「相信我」的人之一。

    李威特2022年競選新罕布夏州聯邦眾議員時,柯克在共和黨初選中支持她,不過她後來在大選中落敗。李威特說,柯克「相信年輕人的潛力與承諾。他激勵了數百萬人參與政治,為我國的保守價值奮戰。」

    柯克9月10日在猶他谷大學的活動中與群眾對話,不久後即遭槍擊身亡。路透社


    范斯則回憶,2017年他還是作家而非政治人物時,柯克在他上福斯新聞節目後私訊聯繫。兩人後來成為朋友。

    2021年初,范斯考慮在俄亥俄州競選參議員時,柯克是他最先致電諮詢的人之一。柯克把他介紹給最後為他操盤競選的人,還介紹給川普長子小唐納川普(Donald Trump Jr.)。

    范斯在X平台寫道:「小唐納會接我電話,只是因為查理(柯克)要他接。」

    佛州共和黨眾議員魯娜(Anna Paulina Luna)則說,她當年原本打算去讀醫學院,但柯克招募她出面主導開發西班牙語選民。

    她週三表示:「我今天能在國會,部分是因為他的原因。」
    李寧怡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