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殖民時期迫數千原住民婦女裝避孕環 丹麥總理正式道歉

    2025-09-25 11:12 / 作者 李寧怡
    2025年9月24日,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左)、格陵蘭自治政府總理尼爾森(右)在格陵蘭首府努克,向曾遭強制植入避孕環的原住民婦女道歉。路透社
    格陵蘭原住民婦女彼得森(Katrine Petersen)13歲時懷孕,在當地行醫的丹麥醫生為她進行人工流產時,也植入子宮內避孕裝置,但她事後才被告知。如今52歲的她表示,此事帶來的創傷讓她「憤怒憂鬱,且喝太多酒」。她後來結婚,但始終無法再懷孕。

    美聯社、路透社報導,丹麥政府自1960年代至1991年間,對年滿12歲的格陵蘭因紐特(Inuit)原住民女性強制植入宮內避孕環,超過4000人在不知情或未同意的情況下遭強制避孕。

    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週三(9/24)在格陵蘭島首府努克(Nuuk)發表演說,正式向當年受壓迫的婦女道歉。

    佛瑞德里克森以丹麥語哽咽表示:「今天,唯一真正要說的話就是:對不起。」她說:「對不起,只因為妳們是格陵蘭人而對妳們做的那些事;對不起,因為從妳們那裡奪走許多,而且造成痛苦。」

    佛瑞德里克森說:「妳們當中的許多人多年來一直在爭取正義,爭取我們聆聽,爭取我們承擔責任。」她表示,丹麥與格陵蘭正攜手一起做這些事。

    佛瑞德里克森也表示,她對「我們共同歷史中不該出現的篇章」深感遺憾,但她認為必須「勇於面對最黑暗的篇章」,才能實現丹麥與格陵蘭「更平等、更適切的關係」。

    2025年9月24日,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左)、格陵蘭自治政府總理尼爾森(右)在格陵蘭首府努克,向曾遭強制植入避孕環的原住民婦女道歉。路透社


    受害婦女心理受創 「身體也被殖民」

    丹麥與格陵蘭政府上月已提前對此事道歉,並於本月發布獨立調查報告。內容指出,截至1970年底,共有4070名女性被植入宮內避孕器,相當於每兩名格陵蘭出生的育齡女性中就有一人。

    許多女性被裝避孕環後出現嚴重腹痛,即使取出避孕環後,仍有許多人無法生育,通常是因為曾經嚴重感染。

    1992年,丹麥政府將格陵蘭島的醫療衛生工作移交格陵蘭自治政府,但期間仍有類似的強制避孕案例,因此格陵蘭總理尼爾森(Jens-Frederik Nielsen)也向受害婦女道歉。

    尼爾森身穿黑衣,以格陵蘭語表示:「接受道歉並不代表我們接受過去所發生的事情。我們今天站在這裡,是因為我們不接受所發生的一切。」「但接下來的步驟,則取決於我們所有人。」

    多年來積極向丹麥爭取法律賠償的婦女團體領袖呂柏斯(Naja Lyberth)感謝丹麥總理的道歉,認為道歉為格陵蘭人提供處理共同創傷的空間,「如果我們要向前走,獲得道歉是非常重要的」。她在週三的活動中獲得全場起立致敬。

    英國廣播公司(BBC)曾報導,呂柏斯13歲時被植入避孕環,不僅身體不適,心理也受到嚴重影響,感覺自己的身體也被殖民。2017年她在臉書發文詢問是否有其他婦女有相同經驗,大約200個人回應,這段黑暗的歷史才為人所知。

    2025年9月24日,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左)、格陵蘭自治區總理(右)在格陵蘭首府努克,向曾遭強制植入避孕環的原住民婦女道歉。圖為現場一位因紐克族婦女。路透社


    丹麥曾藉強制節育控制因紐特人口

    格陵蘭曾是丹麥殖民地,1953年成為丹麥的一省,1979年獲地方自治權,30年後成為自治區。

    丹麥政府曾長期強迫格陵蘭原住民節育,以控制人口增加。相關政策還包括將因紐特孩童帶離父母身邊,交由丹麥寄養家庭再教育;另外也對父母進行頗具爭議的能力測試,拆散原住民家庭。

    現居哥本哈根的66歲婦女貝特森(Kirstine Berthelsen)表示,她14歲時在格陵蘭被帶到醫院,院方在未告知下對她植入避孕器,之後她經歷「無盡的痛苦」。

    她在34歲生下一個兒子,但之後兩次懷孕都失敗,她認為是避孕環引發的併發症所致。

    許多女性仍感憤怒,但部分人認為道歉有助於和解。現已退休的貝特森就表示,官方道歉「來得正是時候」,「我已準備好和解,因為這對我有幫助。這對我個人意義重大,我相信可以緩解心情。」
    李寧怡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