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資料照片。路透社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週六(9/27)接受媒體專訪時預告,「很快就會」與台灣達成關稅貿易協議。盧特尼克直言,在中國威脅攻打台灣的狀況下,他會在任內確保4成晶片製造回流至美國,最終目標是美國與台灣各製造5成美國所需晶片。
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週六接受News Nation節目主持人專訪,談到接下來可能會達成的貿易協議,其中包括主要的半導體供應貿易夥伴台灣。他說:「接下來還有台灣要談,這是一項重大協議。我認為,很快就會達成,我很期待和他們討論並解決這件事。」
盧特尼克說,美國所需的晶片產品有9成來自遠在9千英里之外的台灣,但台灣距離中國只有80英里。他表示:「中國一直說:『我們會奪下台灣』。他們對此毫不遮掩。所以這是一大問題。」
他指出,目前美國所需的晶片只有2%在美製造,「如果我們不能生產自己的晶片,該如何自我防禦?…我的目標是,在我卸任之前達到40%(晶片在美製造)」。盧特尼克說,為達此目標,美國需要高達5千億美元的投資,建立整個生產鏈,而他認為台灣會協助美國達到目標。他表示:「川普會說,這(台灣生產95%)狀況對你們來說並不健康,對保護你們的我們也不健康,你們必須幫助我們達到合理的自給自足。」
主持人追問,台灣是否擔心一旦失去佔晶片製造95%強的地位,就會失去美國的保護?盧特尼克回說:「我跟他們(台灣)說,如果你們製造95%,我要怎麼保護你們?你們自己放到飛機裡?放到船艦裡?我們需要足夠的(晶片)生產。所以我向他們提議,讓我們各自生產50/50。我們製造一半,你們也製造一半。我們還是相當依賴你們,因為你們知道我們不能缺少另一半。如果我們擁有一半產量,就能做到該做的事。這就是我們的想法,而我們已對台灣提出這想法並告訴他們,你們必須理解,讓我們製造一半的產量對你們至關重要。」
盧特尼克說,要讓台灣放棄95%產量並不容易,但他同時強調,自己絕不會放棄達到這項目標。他重申:「我們的目標是先達到4成市場所需晶圓產量,接下來或許是5成…這就是我們的目標,而我認為大家會對我們的成功感到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