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潟縣上越市的稻田裡,農民噴灑除草劑。路透社資料照
據日本媒體今天(10/1)報導,最新統計指出,去年外國人或外國法人買下的日本農地,面積相當於37座東京巨蛋,以國籍來看,中國人的比例最高,評論認為,日本政府對外國人購買土地的規定過於寬鬆。
據《產經新聞》報導,日本農林水產省的統計資料顯示,去年被外國人或外國法人買下的日本農地,高達175.3公頃,與前一年的90.6公頃相比,幾乎翻了一倍。
若以4.7公頃的東京巨蛋來比對,去年外國人或外國法人購入的日本農地,面積相當於37座東京巨蛋。
根據調查,去年住在日本的377名外國人,共計買了95公頃的農地,依國籍區分,從多到少依序為:中國人(102 人)、南韓人(42 人)、巴西人(42 人)、美國人(27 人)、越南人(24 人)、斯里蘭卡人(15 人)。
在外國法人的部分,去年有3件購入日本農地的案例,均為中國法人,分別在茨城縣行方市購買0.9公頃,並在山梨縣甲州市與愛媛縣西條市各買入0.2公頃。
由居住在日本的外國人,擔任主要股東或董事的32家法人,則購入79公頃的農地,從國籍來看,仍是中國與南韓最多。
根據日本《農地法》的規定,不能以投資目的購入農地,必須以實際耕作、從事農業經營活動等目的,才能購買。
報導指出,日本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時,並未設下外國人取得土地的限制條款,導致管制過於寬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