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越共總書記訪北韓 學者:表態不做中美「政治衛星」

    2025-10-12 09:40 / 作者 中央社
    越共總書記蘇林(左)10月9日抵達北韓,與北韓國務委員長金正恩握手。美聯社
    越共總書記蘇林訪問北韓並會見金正恩,為越南17年來首位出訪平壤的元首。學者分析,越南採「務實對沖」外交模式,盼增加外交影響力。訪程傳遞河內不被華府左右,更非中國「政治衛星」的訊息,並強調獨立性讓日韓安心。

    越共總書記蘇林(Tô Lâm)今年8月訪問南韓並會見總統李在明,兩個月後於9日至11日出訪北韓,會見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是近20年來越南領導人首次出訪平壤。

    雙方10日簽署國防、文化、衛生、民航、司法協助、投資促進與避免雙重課稅等多個領域的雙邊合作協定。截至目前,兩國並無貿易往來。

    今年適逢兩國建交75週年,蘇林此次受邀參加北韓勞動黨成立80周年慶祝活動。評論稱,越南是全球罕見能同時與南北韓元首交好的國家,此趟訪問吸引國際分析家目光。

    歐洲英文新聞網站「現代外交」(Modern Diplomacy)10日一篇分析寫道,多數國家因國際制裁而與平壤保持距離,越南卻主動拜訪朝鮮高層,這絕非正常外交舉動,「只能被解讀為一種戰略舉措」。透過此舉,河內希望在權力競逐重塑亞太地區的背景下,向主要國家傳遞信息。

    文章指出,對美國而言,越南發出訊號,「不會讓華盛頓左右河內整個外交空間」,但同時也不會破壞聯合國的北韓核武決議案。與大國保持足夠距離,以維護外交政策自主性和靈活性。

    對中國釋放的訊息較為複雜。北韓、中國、越南皆為社會共產主義國家,表面上看來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共享和友誼。

    但更深層的是想告訴北京,「越南是獨立的合作夥伴,而非中國的『政治衛星』」。越南渴望在北京的影響力圈內有所突破,透過黨際管道維持友好關係,以確保在社會主義國家中有獨立的政治運作空間。

    此外,訪問也可以理解為越南向北京發出的「戰略平衡」訊號。有鑒於越、中的海上領土爭議,「越南正展示,其外交空間不局限於東南亞,而是拓展至東北亞,即使在中國大秀實力的地方,越南也有能力、有意願發出自己的聲音」。

    由於俄羅斯與北韓關係日益緊密,有人懷疑越南外交正偏向俄國。對此韓國國民大學(Kookmin University)教授蘭科夫(Andrei Lankov)表示,「越南保持必要的戰略距離,以免被劃入任何政治軍事同盟。越朝合作主要建立在傳統友誼和政黨交流基礎上,與莫斯科的戰略軌道無關」。

    北韓向來對南韓與日本帶來威脅,而韓、日是越南的重要經貿支柱。南韓是越南最大外國直接投資者;蘇林日前剛與首爾簽署2.5億美元的武器協議。日本則是雙邊官方發展援助(ODA)主要來源國,對越南基礎建設與能源轉型有重大貢獻。

    因此,越南出訪北韓可能讓日、韓安心,「河內希望表明,加強與平壤的友好關係並不會損害與首爾和東京的利益或合作方向。相反,可開闢一個間接的溝通管道,有助於緩解當地的緊張局勢」。

    澳洲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網站The Interpreter也於8日以「越南正在向北韓示好,而且仍贏得西方朋友」為標,分析蘇林出訪。撰稿者同樣認為,只要平壤繼續迴避與首爾的談判,「河內甚至可能在外交進程中扮演穿梭外交角色」。

    有些學者將越南的外交模式稱為「務實對沖」(pragmatic hedging),即能夠與可能互相敵對的有關方保持平衡的良好關係,同時又不依賴任何國家。

    「現代外交」指出,透過訪問平壤,越南將政黨外交作為建立信任的工具,同時繼續推進與資本主義大國的國家外交。
    中央社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