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隨著政府關門進入第13天,美國眾議院議長強生在華府的國會大廈舉行記者會。美聯社
美國聯邦政府停擺進入第13天,共和黨籍的眾議院議長強生週一(10/13)預測,此次政府關門可能成為史上最久的一次,並表示在民主黨人停止健保訴求並重啟政府運作前,他不會與對方協商。
聯邦政府1日停擺至今,美國國會兩黨始終未能就臨時撥款立法達成共識。強生(Mike Johnson)以眾議院立法會期結束為由,拒絕召回議員返回華府;參議院則因假日於週一休會,將於週二恢復運作。但由於民主黨堅持健保訴求不讓步,參議員們陷入投票失敗的死胡同。
「我們正朝美國史上最漫長的政府停擺加速衝刺」,強生獨自站在國會大廈前表示,他並不知悉川普政府開除數千名聯邦雇員的具體細節,但感謝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確保軍人薪資如期發放,消除了可能迫使兩黨重返談判桌的主要壓力來源。
美聯社指出,此次政府停擺的核心問題在醫療政策之爭,特別是2010年通過的《平價醫療法》(Affordable Care Act)補助即將終止,數百萬仰賴「歐巴馬健保」(Obamacare)的美國民眾恐將於11月起面臨保費飆升的困境。民主黨要求延長補助,共和黨則主張此議題延後處理。
隨著歐記健保的註冊人數突破2400萬,創下歷史新高,強生坦言共和黨不太可能走回頭路,堅稱在年底補助到期前,該黨始終願意與民主黨商討醫療議題。但他強調,民主黨必須先同意重啟政府運作,否則不會與對方協商。
然而,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傑福瑞斯(Hakeem Jeffries)在MSNBC電視台指出,隨著共和黨實質上已讓眾議院停擺進入第4週,目前並無實質談判進行,並指共和黨人「根本不見蹤影」。
政府關門已讓美國博物館等文化地標機構關閉,機場因航班中斷陷入混亂,為本來就很脆弱的經濟注入更多不確定性。美國上一次政府停擺是在川普首次總統任期內,國會於2018年底在墨西哥邊境建造圍牆的資金問題上產生分歧,聯邦政府因此關門35天,並於隔年1月恢復運作,創下最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