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紐約市長當選人曼達尼在皇后區舉行當選後首場記者會。路透社
自詡為「民主社會主義者」的美國紐約州議會議員曼達尼,在當選史上最年輕的紐約市長後,週三宣布全由女性組成的過渡政府團隊,協助他實施紐約市數十年來最具野心的政綱。不過總統川普也放話警告,曼達尼必須「尊重」華府,否則施政不會成功。
《
衛報》、路透社報導,34歲的曼達尼(Zohran Mamdani)週三(11/5)一早在紐約皇后區舉行當選後首次記者會,向媒體介紹全女性過渡團隊:由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前主席麗娜汗(Lina Khan)擔任執行長,其他成員包括紐約市前第一副市長托瑞斯-斯普林格(Maria Torres-Springer)、紐約市聯合勸募會主席波尼亞(Grace Bonilla)、主管衛生與公共服務的前副市長哈左格(Melanie Hartzog),以及政治顧問利奧波德(Elana Leopold)。
曼達尼向媒體表示,未來數月,他與團隊「將打造一個真正能兌現競選承諾的市政府」,「我們將組成能力高強、富有同理心、以誠信為重,且願意像本市數百萬居民一樣努力工作的行政團隊」。
《衛報》指出,麗娜汗在拜登執政時期領導FTC,因積極推動反壟斷執法而聲名鵲起,進步派人士及部分民粹派共和黨人都頗為讚賞。由她領導過渡團隊,是曼達尼的大膽選擇。
曼達尼週三在當選後首次接受電視專訪時也強調,他急於為執政做準備:「我們有責任在1月1日就立即開始交付成果。我們還有57天,這57天都必須投入準備。」
曼達尼1991年出生於非洲烏干達,父母是印度裔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者馬穆德.曼達尼(Mahmood Mamdani)及知名電影製片人米拉.奈爾(Mira Nair),他在7歲時全家移民美國。他將成為紐約史上首位穆斯林市長、首位南亞裔市長、首位出生於非洲的市長,同時也是百年來最年輕的市長。
不過,紐約新政府將面臨巨大壓力,包括來自川普的阻撓。川普週三接受福斯新聞(Foxnews)專訪時說,他希望紐約市發展良好,也樂於與曼達尼對話,但曼達尼必須主動聯繫,「他必須尊重華府」。川普稱,若曼達尼拒絕與華府合作,紐約市可能失去聯邦政府資金。
川普曾多次威脅,若曼達尼當選,將削減紐約的聯邦資金。同樣在紐約皇后區成長的川普曾在Truth Social平台發文寫道,如果曼達尼勝選,「我極可能只會提供最低限度、法律要求的聯邦補助」。川普也常稱曼達尼是「共產主義者」。
根據紐約州主計長分析,紐約市2026財政年度預算中約有74億美元來自聯邦資金,佔總支出的6.4%。
本次選戰也因大量反穆斯林攻擊而蒙上陰影,這些評論不僅來自保守派,甚至連民主黨內都有類似聲音。「有組織仇恨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Organized Hate)11月報告指出,X平台上對曼達尼的恐穆斯林攻擊貼文,在9月至10月間大增逾4.5倍,其中逾7成內容標註「恐怖份子」。
曼達尼承認,他未來面對的重大挑戰包括市府的官僚體系,以及有敵意的川普政府。但他表示有信心兌現政見,也將試圖跨越政治分歧團結紐約人,「無論政治立場如何,我們面對的是相同的生活問題」。
曼丹尼競選政見的左派色彩鮮明,包括凍漲受管制公寓的租金、免費公車、普及托育、市府經營超市,財源則來自提高企業與富人稅收。他的競選募款超過2000萬美元,主要來自小額捐款,平均每筆捐款金額為創紀錄的8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