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文看懂】高市改革自砍首相、閣員津貼為哪樁? 日學者不埋單原因曝

    2025-11-11 14:49 / 作者 朱紹聖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宣布推動改革,第一刀砍向包含她本人在內的首相、閣員津貼,引發正反兩極熱議。路透社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今日(11/11)宣布推動改革,第一刀砍向包含她本人在內的首相、閣員津貼,引發正反兩極熱議。然而,在「切身改革」的旗號下,減薪更像是自民黨向新執政夥伴日本維新會遞出的「政治投名狀」,讓在野黨與學者紛紛表達反對意見。

    日本內閣會議決定,停止向包含高市早苗在內的閣員發放超出國會議員年俸額度的津貼。由於首相與閣員均為現任國會議員,因此兩者除領取每月129.4萬日元(約合26.1萬台幣)的議員薪資外,還分別月領115.2萬日元(約合23.2萬台幣)及48.9萬日元(約合9.5萬台幣)的津貼。

    事實上,高市早在上月舉行的就職記者會表示,將著手修改法律,確保內閣成員的薪酬不會超過議員的年俸,並獲得自民黨的新執政夥伴日本維新會共同代表藤田文武歡迎。此時日本政府推出減薪方案,就不得不回溯至高市內閣成立的前因後果。

    自維聯盟將高市拱上首相寶座 雙方合拍否迎來挑戰

    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右)與日本維新會黨魁吉村洋文(左)10月20日在國會簽訂正式協議書,組成聯合政府。路透社


    今年9月,時任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為參議院大敗負責而辭去自民黨總裁(黨魁)後,高市早苗在隨後舉行的黨魁選舉中拔得頭籌。然而,自民黨與執政夥伴公明黨在杜絕政治獻金問題上產生分歧,宣告「正式分手」,長達26年的執政聯盟破裂,令高市的拜相之路碰上波折。

    自民黨隨即展開尋找執政夥伴,最終與在關西地區起家的日本維新會達成12點協議,並採取「閣外協力」的模式組成聯合政府。而在10月21日舉行的首相指名選舉中,日本維新會議員全數把票投給高市,也讓日本順利誕生第一位女首相,自維聯合政府自此成立。

    然而,自維兩黨在政策構想上並非完全合拍。日本維新會在12點協議中,主張2年內將食品消費稅降至零,要求進行政治改革,禁止企業和團體捐款,維護自家標榜的「改革政黨」形象,並在2025年的臨時國會上通過相關法案,較其他在野黨的要求更為嚴格。

    兩黨存在部分共識 日相遞「投名狀」深化信賴關係

    大阪府知事、日本維新會代表(黨魁)吉村洋文更主張,縮減國會議員總席次10%,並稱這是加入聯合政府的「絕對條件」。截至目前,維新會已向國會提交多項法案,包括削減國家公務員20%總人事費,以及籌措大規模災害復興資金的法案。

    但這並不代表自民黨與日本維新會沒有理念相近之處。維新會自以地方政黨「大阪維新會」之姿成立以來,便以「自我改革」為黨綱,持續推動削減地方首長與議員薪酬、縮減議員席位等政策,成為其在關西地區擴大版圖的動力源泉。

    事實上,高市早苗在2024年自民黨總裁選舉時,就曾主張「廢止包含首相在內的閣員薪資」。《日經新聞》認為,高市提出取消首相、閣員津貼的舉措,被視為打算實踐維新會倡導的「切身改革」樽節方案,藉此深化兩黨間的信賴關係。

    國民民主黨批通縮思維 東大教授憂減薪難展現成果

    日本眾議院議員、國民民主黨代表玉木雄一郎。翻攝玉木雄一郎X帳號


    這樣的減薪方案引來在野黨與學者的批評與質疑。在野的國民民主黨代表玉木雄一郎在社群媒體X發文表示:「高市首相理應堂堂正正領取應得的薪資」,並敦促政府應致力推動大幅提升民眾薪資的經濟增長戰略,而非「上演充滿通縮思維的減薪競賽。」

    日本政治專家、東京大學教授境家史郎則認為,政府為進一步促進民間薪資調漲,公務員加薪實屬理所當然,若從這樣的角度出發,他恐怕很難贊同這種要求政治人物減薪的「切身改革」,並期待政治人物能透過展現與高薪相稱的卓越成果,而非僅靠砍自身薪資來證明價值。

    對於政府推出的減薪方案,日本網友也紛紛表示意見。有人直言,閣員減薪看來像是作秀,期待能夠推出真正有效的政策,致力於改善民眾生活;但也有人認為,希望政府以此次減薪為契機,重新檢視浪費性支出並推動惠及國民的改革。
    朱紹聖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