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再陷輪迴?美「28點和平協議」烏克蘭3不妥協 俄羅斯怎麼說?

    2025-11-26 08:30 / 作者 林宜萱
    2025年2月28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左)在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會談,該次會談被視為澤倫斯基洗臉大會,連沒穿西裝都遭嘲諷。路透社
    美國上週宣布推出俄烏戰爭的「28點和平計畫」,限烏克蘭在感恩節(11/27)前同意,但該方案內容嚴重偏袒俄羅斯,引發歐洲反彈。烏克蘭後與美國協商,美方在方案裡納入烏克蘭的立場,美媒CNN放消息說「烏克蘭已同意和平協議框架」。讀者或已發現,這一連串消息中缺乏俄羅斯的說法,而CNN也引述消息人士說法,烏克蘭版方案有3個關鍵問題沒有共識,說接近達成協議,言之過早。

    最新動態

    美國總統川普25日在社群平台表示,他已派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前往莫斯科,盼與俄國總統普丁討論和平方案,並聲稱目前雙方只剩「幾個分歧點」沒有解決。與此同時,俄羅斯繼續以飛彈和無人機襲擊烏克蘭,在25日的轟炸中,烏克蘭首都基輔至少6死13傷,電力和暖氣系統中斷,前線城市更不用說了。

    魏科夫正是「28點和平計畫」第一版的推手之一。他與川普女婿庫許納(Jared Kushner)10月底在邁阿密與普丁盟友、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RDIF)執行長德米崔耶夫(Kirill Dmitriev)密會後,推出這份幾乎完全符合俄羅斯心意的和平計畫,除了要烏克蘭割地,還必須裁軍至60萬人、且放棄加入北約組織(NATO),北約也不可在烏克蘭駐軍。

    初版「28點和平計畫」的偏頗程度引人側目,烏克蘭急找美國和找歐洲盟友討論,據稱將28點減少至19點。

    烏克蘭總統府25日也公布澤倫斯基與英、法、德等「志願者聯盟」視訊畫面,澤倫斯基在會議上稱,願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直接討論和平計畫的細節,並強調「有關歐洲安全的決策,因此必須讓歐洲參與」,尤其是應簽署歐洲在烏克蘭駐軍相關的合作備忘錄、確立「志願者聯盟烏克蘭保證軍」(Reassurance Force Ukraine of the Coalition of the Willing)的架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於25日一度引述一名美國官員說法,稱「烏克蘭已同意和平方案」,沒有說明這份方案指的是烏克蘭提出的新版計畫,還是俄羅斯也知情的方案。

    大約5小時之後,CNN再引述了一名「了解談判情況的烏克蘭消息人士」說法,美國和烏克蘭對於新版和平草案的措詞雖然有進展,在大多數議題上有共識,但是雙方對於至少3個關鍵議題有「實質分歧」,尚未達成最終版本,這3個關鍵問題就是領土、裁軍、放棄加入北約。

    3問題無解

    領土方面,初版「28點和平計畫」要烏克蘭讓出克里米亞半島、盧甘斯克州(Luhansk)、頓內茨克州(Donetsk)全境,目前被俄軍佔領約一半的赫松州(Kherson)與札波羅熱州(Zaporizhzhia)就地凍結戰線。該名烏方消息人士告訴CNN,烏克蘭尚未決定是否割讓被佔領的土地。

    其次是裁軍。初版方案要求烏克蘭未來將兵力限制在60萬人(目前約80萬人),烏方消息人士說,雙方現正討論新的兵力限制,但烏克蘭希望再修改。

    最後是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烏方消息人士告訴CNN,烏方無法接受這項要求,因為這將開啟負面先例,等於讓俄羅斯對北約事務有否決權,而俄羅斯甚至不是北約成員。

    領土、裁軍、放棄加入北約,一直都是俄國總統普丁對烏克蘭的要求,烏克蘭也一直堅拒,雙方自2022年開戰以來不曾讓步。這些討論和前面幾次和平草案的傳聞一樣,可能再度陷入無限迴圈,只有看戲的再喊燒。

    俄羅斯立場?

    在美國和烏克蘭這些消息漫天飛之際,俄羅斯對於所謂「28點和平計畫」新舊版似乎保持一貫的寡言。

    俄羅斯對於「28點和平計畫」究竟怎麼想?俄國官媒塔斯社24日報導,俄國總統外交顧問鄂夏柯夫(Yuri Ushakov)表示,美國應該很快就會來聯絡俄羅斯,討論那份和平計畫,「我認為美方應該很自然地會來聯繫我們,要求舉行面對面討論吧」。

    鄂夏柯夫說,美國提出的計畫、還有其他那些「變化版」,都有許多相關猜測,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說與烏克蘭會談有成,「他提到28點(和平計畫條款),也提到26點,很多說法流傳,難辨真偽」。

    鄂夏柯夫指出,俄羅斯確實熟悉美國提出的初版「28點和平計畫」內容,因為這個版本和今年8月川普和普丁在阿拉斯加會談時達成的共識相同,「我方對於這版計畫內的許多條款都可以接受,雖然不是全部。總共28條,需要雙方深入討論,但目前這種情況還沒發生」。

    西方媒體在報導俄烏戰爭時經常忽略俄國立場,彷彿不去看俄羅斯的意見就可以單方面達成停火。而台灣媒體大多跟從西方媒體,結局亦然。俄國官員或官媒的話能信嗎?從情報的角度來說,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知道對方怎麼說、怎麼想。
    林宜萱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