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達尼號探勘艇「泰坦號」透視圖。太報製圖
一艘載著5人潛到大西洋深處探索鐵達尼號的潛艇「泰坦號」18日失聯,內部氧氣將於台灣時間22日下午6時耗盡。這艘潛艇內部狹窄,乘客只能弓身或呈現坐姿,而且是在乘客進入艇內後,由工作人員從外部以螺絲封住艙門口;因此即使潛艇已浮到水面上,乘客也無法自行脫困,過去就經常被質疑安全性。
自主性不強,非潛水艇綜合《華盛頓郵報》和《華爾街日報》20日報導,泰坦號由海洋之門(OceanGate)探索公司營運;據公司官網,泰坦號由鈦和碳纖維打造,外型長約6.7公尺、寬約2.8公尺,重約10噸,可載重685公斤,最多可載5人,包含操作員,艇內的氧氣量夠5個人呼吸96小時,最深可潛到水下4000公尺。
泰坦號共有4顆電動引擎,動力只夠提供3節的速度(時速4公里左右),不足以自行出港,不被歸類為潛水艇,而是潛水器(submersible)。探索鐵達尼號的行程一共8天7夜,乘客先搭乘一艘較大的船,從加拿大紐芬蘭出發,航行2天抵達鐵達尼號沉沒地點,再改搭泰坦號下潛,大約需要2小時才能抵達躺在3810公尺深處的鐵達尼號。
泰坦號內部為狹窄的管狀空間,乘客都必須坐著。艙門上有個直徑約50公分的窗戶可以看見外面,操作員則是透過螢幕來監看航線和艇內氧氣量,並使用一個電玩把手般的控制器來操作船艇移動。
海洋之門探索公司另一艘潛水器Antipode內部。圖為2013年6月28日。美聯社
據公司介紹,泰坦號裡還有一個小廁所,乘客如廁時可用一面窗簾隔開其他空間,還可以播放音樂遮蓋如廁的聲音,避免尷尬。
17顆螺絲從外部封住唯一出口雖然設想到如廁這些細節,但泰坦號有一些更嚴重的安全疑慮,其中一點是逃生途徑。去年搭乘泰坦號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記者波格( David Pogue)說,乘客脫下鞋子進入艙內後,母船上的船員會用17個螺絲「從外部將艙門密封」,所以沒有任何出口。
這就是搜救團隊現在急於找到泰坦號的原因,因為即使操作員設法讓潛水器浮上水面,如果沒有人來破壞或打開艙門,艇內的5人依舊凶多吉少
波格去年12月報導泰坦號搭乘體驗時,念出了必須簽署的放棄求償聲明書;該份文件指出,「乘客知悉這艘潛水器並未獲得任何監管機構的核可或認證,探索行程可能有導致死亡的風險」。
由OceanGate Expeditions公司營運的深海探索潛水器「泰坦號」失聯。路透社
泰坦號傳出失聯後,波格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他搭乘的時候,艇內有很多零件似乎都是東拼西湊而成的,「有些壓艙物只是廢棄的工程管線,放在艇內單一側邊的架子上,拆下這些壓艙物的方法就是所有乘客都靠到潛艇的另一邊,管線就會滾下來」。
目前不知道泰坦號有無改進,但公司先前曾為自己的做法辯護,稱「使用現成零件有助簡化工事,讓現場操作和更換零件都變得更方便」。
業界曾質疑安全性「海洋之門」前海事營運總監羅克里奇(David Lochridge)2018年曾對公司提告,他表示自己提出對泰坦號設計上的安全疑慮後,就被公司解雇;不過公司則反指他「拒絕接受首席工程師的保證」,還與他人不當分享商業機密,雙方後來和解。
《紐約時報》報導,在羅克里奇提告前,還有一群潛水器製造的行業領袖致信海洋之門公司,警告他們這種「實驗性的」設計可能出問題,可能引發嚴重災難。
搶救進入倒數2023年6月18日,泰坦號準備下潛的最後身影。美聯社
泰坦號下潛後,並不使用全球衛星定位(GPS),只靠著和母船通訊來維持對外聯絡。美國與加拿大軍隊已派出戰機搜尋海面,並使用聲納來偵聽海中的聲音;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聲納曾接收到一些砰砰聲,加國軍隊20日每隔30分鐘就偵測到一聲撞擊聲,但美國海防隊派出的遙控潛水器前往搜尋後無功而返,將會繼續嘗試。
泰坦號的內部氧氣將於台灣時間22日下午6時耗盡,以本文截稿時間21日下午14時半來倒數,只剩下27.5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