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個國家18日在聯合國大會場邊會議同意加入「大西洋合作夥伴」協議。圖為聯合國位於美國紐約的總部。路透社
國際社會又將出現新組織架構。以美國為首的32個國家18日在聯合國大會的場邊會議,就「大西洋合作夥伴」(Partnership for Atlantic Cooperation)協議達成共識,預料美國總統拜登19日在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時將提及此項新協議。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這項新協議雖未觸及安全事務,但涵蓋經濟、環境及科學議題,參與者皆為大西洋岸國家,橫跨歐洲、非洲及美洲,且涵蓋區域內的南半球國家。未來協議成員國將以外長為代表參與會議,討論諸如非法捕魚、天然災害、非法走私等議題。
美國白宮網站18日公布協議全文14項條文及附錄,這項協議奠基於去年9月於聯合國大會發表的「大西洋合作聯合聲明」,第1條明訂成立宗旨為「承諾維持大西洋地區的和平、穩定、繁榮、開放、安全及合作」。
「大西洋合作夥伴」協議的誕生,顯示美國正努力改善與開發中國家的關係,例如提供財政支援,以對抗中國以經濟手段在全球擴大影響力的野心。
不過這項協議並不包括安全或軍事合作,因此不致於被視為北約(NATO)的附隨組織,並且可望讓南北半球不對等的現象有所改善。
參與協議的32國為安哥拉、阿根廷、巴西、維德角、加拿大、哥斯大黎加、象牙海岸、多米尼克、多明尼加、赤道幾內亞、加彭、甘比亞、迦納、瓜地馬拉、幾內亞、蓋亞那、冰島、愛爾蘭、賴比瑞亞、茅利塔尼亞、摩洛哥、荷蘭、奈及利亞、挪威、葡萄牙、剛果共和國、塞內加爾、西班牙、多哥、英國、美國及烏拉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