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觀點|中國領先的,台灣應該追得上;但台灣領先的,中國可能追不上

    2020-03-10 15:23 / 作者 吳亭頤

    還是會看到有不少剛去大陸的年輕學子,在敘述著中國的進步,並藉此來暗示中國更進步。



    其實我是2006年就去中國發展了,而這問題從來沒停過,但隨著時間久了,我慢慢發現其中的盲點,也因此,覺得還是要回台灣生活與發展。



    簡單說,如果不論其它領域,單就人民生活來談,那麼只有一句話:「大陸領先的,台灣應該追得上,但台灣領先的,大陸可能追不上。」

     


    #重點1大陸領先的,台灣應該追得上

    「大陸領先的,台灣應該追得上」,下一句呢,卻是「台灣領先的,大陸可能追不上」。



    下午帶家人出遊,在自動販賣機前,看到了【街口支付】,尼瑪,我心想總算不用投錢了,直接手機一掃,可樂就掉下來了。



    其實【街口支付】基本就是學大陸的《支付寶》與《微信支付》,雖然台灣落後了大陸幾年,但絕對會追上。



    不只行動支付,還有一項也是我常跟朋友談的,就是外送服務,在大陸,龍頭現在是《美團》或《餓了嗎》,而台灣的《Ubereats》現在也慢慢趕上,所以這些科技上的落後,我認為對台灣來說並不是那麼難,而最後一定都會趕上。



    而且還有一件事,就是台灣追上了,最後還有可能做的比大陸好。



    這不是故意吹捧台灣啊,而是客觀的觀察。我舉個例子,大陸商家其實蠻會鑽漏子,很多商家本身是沒有店面,或是有店面另外再找一個廚房專門做外送,而在這種地方的環境通常都很髒亂,消費者並不知情。



    哪一種才是更好的外送服務?很顯然是台灣的,因為你商品的品質體驗沒打折扣嘛!這樣我將來才願意繼續點外送,相反地,若消費者發現外送品質有落差,就會減損將來點外送的動力。



    這倒不是大陸的app做得不好,事實上,大陸的app做得比台灣的app好很多(不論是資料庫、介面、線下連結……),但大陸有個問題,就是它的大環境不對,因為法治不佳,很多競爭都是沒底限的,最後就是劣幣驅逐良幣,整個市場都做爛了,這包括大陸前二年很火熱的《共享單車》,也是很好的東西,但整個被做到爛。


    大陸領先的,台灣應該追得上。(示意圖/Pixabay)

    #重點2台灣領先的,大陸應該追不上

    也因此,在大陸的這12年間,我發現隨著二岸消長,在許多層面上大陸已領先很多,例如互聯網科技(包括線上購物、移動支付、O2O……)、高聳大樓、飛速高鐵……



    事實上,包括許多在大陸的台胞(尤其是剛到大陸的年輕人),也都會跟你說大陸很進步、很有效率(主要是指大工程),大陸比台灣進步很多。



    另一方面,也很多從大陸回台的人,會對大陸的進步嗤之以鼻,談到對方沒有人權,甚至說移動支付的便捷是因為大陸的假鈔太多(大陸先前假鈔多是事實,但應不是這原因造就了大陸移動支付的發達)。



    這二派的說法,都有部份事實,但你會發現都有個現象,那就是說大陸好的人,他可以無視大陸一切的缺點,而說大陸不好的人,也刻意忽視大陸一切的進步。總而言之,我發現在比較二岸優劣時,許多人都是比較極端的,不是全好就是全壞;然而事實上,各有好壞,才是二岸目前的真實狀況。



    這就麻煩了,因為最怕就是「各有好壞」的回答,主要是這種說法無法指引方向。這就好像到餐廳吃飯,當你問老闆娘「招牌菜是什麼」,結果她回答「每樣菜都很好吃」,這時你就想一巴掌打過去,因為等於沒說,浪費你的時間。



    所以針對二岸「各有好壞」這件事,我們還是要試著分辨,倒底是誰比較好?誰比較壞?


    台灣領先的,大陸應該追不上。(示意圖/Pixabay)

    先說峰哥的答案。若是在這幾年以前,我會認為各有好壞,看你的目的;然而這幾年,我認為可能是台灣好些。



    主要的原因在於,過去大陸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強勁的經濟成長所帶來的機會,但現在這種機會已愈來愈少,而這種吸引力也就慢慢消失。



    但慢慢消失不代表過去的四十年大陸的進步是假的,舉例來說,大陸的移動支付確實是狠甩台灣好幾條街,而淘寶的購物體驗也不是蝦皮所能比擬(結果一個不算好用的蝦皮,已經把台灣的網路龍頭PChome打到下市),當然,還有其它更多的高新科技,例如物聯網的運用與電動車的普及。



    然而,另一方面,大陸在「醫療」、「基礎教育(不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大陸是領先台灣的)」、「治安」、「司法」……這些系統性的制度,仍然是落後台灣許多,而且我最意外的是,這十年,大陸在這幾個方面是沒有什麼進步的(我個人感覺)。



    所以當我思考未來是要留台灣或大陸時,答案就慢慢出來了。首先,大陸的機會已慢慢消失(跟台灣愈來愈像),吸引力已低,其次,大陸那些系統性的問題,非常難解決,可能在我們的有生之年,都很難改善。這樣的話,當然是回台定居舒服。



    其實台灣在「幼兒教育」、「醫療」、「治安」、「公務人員服務」……這些生活的大層面上,台灣是比大陸好很多的。



    但台灣有些地方真是很不方便,例如找錢很麻煩(大陸基本都是行動支付),網購不方便,外賣叫餐沒效率,停車還要用票卡(大陸都刷手機)……



    不過,台灣的這些科技上的落後,其實是會慢慢追上大陸的,可能沒辦法完全跟大陸一樣便利,但差距一定會縮小,相反地,大陸在系統上的落後(醫療、治安、基礎教育),可能很難追上台灣。



    果不其然,這幾年台灣的網購環境已開始改善(指的是蝦皮與台灣淘寶),而這二年台灣也有愈來愈多的電動車,價格雖然還是比大陸貴很多,但已親民了許多,而行動支付(如Apple Pay、街口支付…)也開始普及……種種現象,都證明了我前幾年所說的「大陸領先的,台灣應該會慢慢追上」。



    相反地,台灣領先的,大陸可能追不上,因為我在大陸待了12年,在這12年中,我覺得在「醫療」、「治安」、「食安」、「公務單位的服務」、「工作公平性(主要還是要靠關係)」,大陸的進步幅度極小,而這些才是影響生活最大的。(還沒談大陸對言論自由的箝制,以及在微信上對個資的監控呢!這住起來其實很不舒服)



    當然,並不是說台灣有多好,畢竟跟歐美相比,鬼島的剝削制度狠到嚇人(土地制度、所得稅制、關稅、匯率……),只是說跟大陸相比時,若將時間拉長,或許你真會發現:

    大陸領先的,台灣應該追得上,然而台灣領先的,大陸可能追不上。





    作者:峰言峰語 文章出處:Facebook



    吳亭頤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