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日,印度孟買當局以健康問題為由,用防水布覆蓋一處有數十年歷史的鴿子餵食點。翻攝自X@mid_day
鴿子多是外界對印度的第一印象,但印度大城孟買上月以鴿子糞便危害健康為由,頒布一項禁止在公共場所餵食鴿子的禁令,激怒動物愛好者和宗教飼養者,甚至絕食抗議,公共衛生與情感聯繫孰輕孰重,引發話題。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為抗議孟買當局關閉一處已有數十年歷史的鴿子餵食點(Kabutar Khana),本月已有數百人兩度與警方發生衝突。抗議民眾撕毀覆蓋現場的防水布,威脅無限期絕食;警方在另一起抗議活動中短暫拘留約15人。
禁止餵鴿為何引發衝突?報導指出,孟買部分的鴿子餵食點是標誌性的歷史建築,據說最早是捐贈糧食的慈善場所。當地耆那教(Jainism)群體認為,餵鴿是虔誠的義務;許多人也把鴿子視為和平與忠誠的象徵,因此對餵鴿禁令予以強烈反彈。
然而,研究表明,鴿糞中至少含有7種人畜共通病原體,長期接觸可能帶來肺炎、真菌感染甚至肺部損傷等疾病。去年11月,一名11歲男孩在德里死於過敏性肺炎,死因就是長期接觸鴿子糞便和其羽毛。
生物多樣性專家胡薩爾(Faiyaz Khudsar)表示,由於食物充足且沒有天敵,鴿子的繁殖速度比以往都快。「牠們在與城市鳥類的競爭中勝出,造成生態損失。」2023年印度鳥類狀況報告稱,自2000年以來,鴿子數量增加超過150%,每隻鴿子一年甚至可產生多達15公斤的糞便。
印度民眾在邦加羅爾的一處公園餵食鴿子,攝於2025年7月23日。路透社資料照片
印度鴿子數量激增促使政府祭出管制措施,孟買上月實施餵食禁令,並發起拆除餵食中心的運動。相關工作雖已暫停,但孟買高等法院已駁回反對餵食禁令的請求,稱公共健康「至關重要」,並下令對非法餵食採取嚴厲措施。
事實上,這個問題並非孟買獨有。在義大利威尼斯,民眾被禁止於歷史悠久的廣場上餵鴿子;新加坡則會處以高額罰款。美國紐約和英國倫敦均設立規範的餵食區。而在印度,僅次於孟買的第二大城德里亦正在考慮發布公告,禁止在公共場所餵鴿。
在正反意見的交鋒中,也有人致力於尋找中庸之道。印度善待動物組織(Peta)建議,只允許在早上和晚上規定的時段餵鴿,提供市政機構足夠的時間來清潔場地並保持衛生,如此既能尊重公共衛生,同時也尊重民眾與鴿子的情感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