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利斯和斯韋特拉亞被野放到相隔約200公里的阿穆爾河沿岸地區,波利斯之後找到斯維特拉亞,半年後迎來第一窩寶寶。照片來源: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 ANO WCS
在冰天雪地西伯利亞、中俄邊境阿穆爾河沿岸,從事西伯利亞虎保育的美國與俄國科學家團隊,最近發布了相關論文,儘管記載了老虎保育重大突破,但更讓人訝異的是論文內2隻老虎如羅曼史小說般「難以置信的愛情故事」。
將人類干擾降最低西伯利亞虎波利斯(Boris)和斯韋特拉亞(Svetlaya)都是孤兒,在3到5個月大時,從錫霍特山脈(Sikhote-Alin mountains)分別獲救,與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WCS)合作的美、俄學者組成的團隊將2虎和其他孤兒虎崽圈養,一起長大。
不是一般關籠或侷限小範圍的圈養,這些虎崽擁有與棲地環境相似的廣大空間,且科學家小心翼翼將人類干擾降到最低,例如不現身在虎崽眼前,例如不拿宰殺後的肉餵食,他們把「活食物」放入圈養地,讓虎崽自己設法獵捕,最初幾個月先是放兔子、雉雞等,之後放體型更大的野豬、梅花鹿。
難以置信的愛情故事18個月後,科學家將長大的虎崽分各個地點野放到阿穆爾河沿岸,目的是擴張老虎分布地域。
大約1年後,令科學家驚訝的是,相隔120英里(約193公里)波利斯,踏上尋找斯韋特拉亞的旅途,他朝著她的方向,以幾乎筆直路線跨越將近200公里距離,找到了她。
重逢半年之後,波利斯和斯韋特拉亞生下了第一窩虎崽子們。科學家形容這是「難以置信的愛情故事」。
保育人員將波利斯套袋,帶往森林野放。照片提供: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 ANO WCS
1隻虎崽野放失敗包含這個羅曼史的論文,最近發表於《野生動物管理期刊》(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科學家說「將救援動物在人類圈養後野放,以增加族群野外數量」的方式,過去在西班牙的伊比利亞猞猁上成功過,這是第一次在大型貓科上取得成功。
波利斯和斯韋特拉亞不是論文中唯二依此法野放的老虎,論文中有6隻孤兒虎依此法圈養後野放,僅1隻失敗,他跑進中國村莊一夜間攻擊13隻羊,科學家再次捕捉他並送往動物園。如果放任老虎攻擊家畜,居民和老虎衝突升高下,可預見的下場是老虎被殺。
喚醒狩獵天性成功野放的5隻老虎至少產下6窩虎崽,包括波利斯和斯韋特拉亞的孩子們。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的老虎項目領導人米奎爾(Dale Miquelle)說,一開始放活的食物給虎崽時,這些沒有父母教導的虎崽搞不清楚如何捕食,可是費一番勁喚醒狩獵天性後:「數據顯示,圈養後野放的孤兒虎崽,狩獵技巧和野生老虎一樣優異,他們選擇的獵物也與野生老虎相似,很少鎖定家畜。」當然,除了實驗失敗的那1隻。
盼其他大貓複製成功模式目前在中俄邊境一帶的西伯利亞虎大約485到750隻,科學家說再多出數百隻老虎,這區域仍足以支撐;而研究指出這原屬老虎的棲地,目前只有8%的面積上有老虎活動。
實驗證明,藉由這種讓虎崽與人類幾乎0接觸的飼育方式,可將老虎重新野放到適合他們的環境中,藉此增加野生老虎數量,這不僅對老虎保育是一大激勵,科學家還寄望此法可複製到更多大型貓科身上,讓更多大貓回到祖傳的棲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