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一尾鯨鯊南大西洋聖赫勒拿島附近海域。美聯社
鯨鯊是海洋中最巨大的魚類,分布廣且游速不算快,按理說應不難觀察,但長久以來科學家從未目擊牠們交配,連交配地點都摸不著頭緒。直到最近科學家懷疑南大西洋的聖赫勒拿島附近海域,極可能是鯨鯊的「愛愛勝地」。
美聯社報導,成年鯨鯊體型可達12到18公尺,重可達14噸,是海中最大的魚類。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其列瀕危物種(Endangered species),科學家說必須知道鯨鯊在哪裡交配、生育,才能設立海洋保護區,降低其威脅。
2025年2月,一尾鯨鯊在南大西洋聖赫勒拿島附近,與泳客共泳。美聯社
但想要知道鯨鯊在哪裡交配卻非易事,鯨鯊的性生活相當隱密,科學家從未目擊、拍攝到牠們交配,直到最近,科學家才懷疑南大西洋的聖赫勒拿島(St. Helena)可能是鯨鯊的性愛天堂。
對一般人來說,聖赫勒拿島以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流放、死亡地點聞名。不過對鯨鯊專家來說,這是目前全球唯一兩性、成年鯨鯊以大致相等數量聚集的已知地點。
2025年2月,南大西洋聖赫勒拿島附近,2尾鯨鯊在行進間貼近彼此。美聯社
致力保護聖赫勒拿環境和文化的非營利組織「聖赫勒拿信託基金(St Helena Trust)」海洋保育計畫主管安德魯斯(Kenickie Andrews)說,他附近海域見過雄鯊追逐雌鯊、啃咬雌鯊胸鰭、在雌鯊眼前展示自己等,與大白鯊等鯊魚相似的「典型的鯊魚求偶行為」。
但他也坦承未曾見過真正的交配,只能「證明鯨鯊在我們水域嘗試這些行為。」
研究鯊魚學者、「海洋巨型動物基金會(Marine Megafauna Foundation)」共同創辦人皮爾斯(Simon Pierce)說,在聖赫勒拿島拍攝過雌鯊魚身上有可能是交配留下的傷痕,這些疤痕可能是雄鯊為了進入交配體位,咬住雌鯊胸鰭以固定時留下。
2025年2月,一尾鯨鯊在南大西洋聖赫勒拿島附近,與泳客共泳。美聯社
皮爾斯說有報告指澳洲附近海域鯨鯊曾出現疑似交配行為,鯨鯊也聚集在墨西哥、阿拉伯海,但這些地方的成年公鯊比較像是「騷擾未成年少女」,只有在聖赫勒拿島不同,這裡聚集的是成年、數量相等的兩性。
聖赫勒拿島漁業專家表示,曾經目擊「2尾巨大鯊魚、腹部相觸、在水面激烈翻騰」,不過沒有影片,科學家仍缺少實證。
專家當然曾試圖攝影,不過美國亞特蘭大「喬治亞水族館」專家派瑞(Cameron Perry)說,鯨鯊可深潛到海面下2000公尺,攝影器材無法承受壓力,「我們有一些非常誘人和挑逗的影片,眼看2尾鯊魚即將接觸,然後(鯊魚身上的)相機就脫落了。」
2025年2月,南大西洋聖赫勒拿島附近,2尾鯨鯊在行進間貼近彼此。美聯社
曾在聖赫勒拿島研究的美國佛州「科學與歷史博物館(MOSH)」執行長多夫(Alistair Dove)說,曾看過當地雄鯊旋轉交接器(claspers,腹鰭中間部分的竿狀延長,用以將精液注入雌魚體內,達授精目的)與性器官,試圖吸引雌鯊的接觸,他說這種行為「相當於鯊魚的勃起」。
但這些專家見到的要嘛算前戲、要嘛算事後的傷痕,都不是交配的現在進行式。
「聖赫勒拿信託基金」的安德魯斯說,非常希望有人能拍到鯨鯊交配的影片,但也承認研究人員試圖拍攝的干擾,可能改變鯨鯊的交配習慣,「也許他們就是不想被看到(交配),也許他們跟人一樣,需要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