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巴掌大死胎躺媽媽遺體下 領航鯨群屠戮現場獲海洋攝影獎

    2025-09-21 08:30 / 作者 簡竹君
    丹麥法羅群島傳統捕鯨活動後,領航鯨胎兒的屍身,躺在媽媽的遺體下,照片在「海洋年度攝影師」攝影獎的「衝擊影響」獲得首獎。© Hugo Bret/ Ocean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攝影獎「海洋年度攝影師」上週公佈得獎名單,攝影師伊凡諾夫鏡頭下峇里島珊瑚上一對可愛「海瓢蟲」獲最大獎「年度攝影師」。而法國攝影師布瑞特拍下法羅群島傳統捕鯨活動中,鯨魚媽媽和胎兒陳屍沙灘的照片,在攝影賽「衝擊影響」獎項獲首獎,島上每年捕殺活動間,約1000尾領航鯨死亡。

    海洋年度攝影師( Ocean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由《海洋學雜誌》(Oceanographic Magazine)、名錶品牌寶珀(Blancpain)共同舉辦,今年共1.5萬張照片角逐各項大獎。本文照片獲主辦單位授權刊登。

    這張珊瑚上的「海瓢蟲」照片,獲攝影獎「海洋年度攝影師」最大獎。©Yury Ivanov / Ocean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長居峇里島的攝影師兼潛水教練伊凡諾夫(Yury Ivanov),在當地海域拍下珊瑚上一對色彩鮮艷、動作一致的「海瓢蟲(ladybugs of the sea)」,獲得最大獎「年度攝影師」。海瓢蟲屬西普鉤蝦科(Cyproideidae),畫面中這對海瓢蟲身高僅3公厘。

    丹麥法羅群島傳統捕鯨活動後,領航鯨胎兒的屍身,躺在媽媽的遺體下,照片在「海洋年度攝影師」攝影獎的「衝擊影響」獲得首獎。© Hugo Bret/ Ocean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攝影師布瑞特 (Hugo Bret)在丹麥法羅群島(Faroe Islands)拍下該島傳統捕鯨活動「Grindadráp」(法羅語,指宰殺領航鯨)後的慘況,一尾長肢領航鯨(Long-finned pilot whale)媽媽身旁躺著不到巴掌大的胎兒,兩者均已死亡。

    法羅群島的夏季捕鯨活動有將近500年歷史,布瑞特說:「每年超過1000頭鯨豚在捕殺活動中喪命,這種獵捕方式會屠殺整個群體,包括幼鯨和懷孕的雌鯨。」

    活動中漁民會一起出海,將外海鯨豚趕至岸邊淺水區令其擱淺,再綁著拖上岸宰殺。該活動近年不斷引發動保團體抗議,根據「關心海洋(Ocean Care)」組織,當地今年宰殺季的首次圍獵在6月舉行,單次宰殺近300尾領航鯨。

    攝影獎「海洋年度攝影師」的「藝術」獎項首獎。©Maria Reiderer / Ocean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藝術」獎項的首獎,是攝影師里德勒(Marcia Riederer)在澳洲拍攝的一尾侏儒小鬚鯨(Dwarf Minke Whale),鯨魚盯著鏡頭,非常好奇。澳洲熱帶北昆士蘭旅遊局(TTNQ)網站指,大堡礁是全球上唯一可以與小鬚鯨一起游泳的地方。

    其他獎項首獎

    「海洋年度攝影師」攝影獎「與人的聯結」獎項首獎。© Craig Parry / Ocean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海洋年度攝影師」攝影獎「野生動物」獎項首獎。© Takumi Oyama / Ocean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海洋年度攝影師」攝影獎「新進攝影師」獎項首獎。©Aaron Sanders / Ocean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海洋年度攝影師」攝影獎「女性五十噚」獎項首獎。©Jialing Cai / Ocean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海洋年度攝影師」攝影獎「冒險」獎項首獎。© Ben Thouard / Ocean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攝影獎「海洋年度攝影師」「希望」獎項首獎。© Sirachai Arunrugstichai / Ocean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海洋年度攝影師( Ocean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臉書
    instagram
    簡竹君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