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輕軌只收零錢 觀光客求助台人購票影片曝!民代轟國際形象破壞

    2025-10-13 14:50 / 作者 施書瑜
    高雄輕軌平日運量已達3萬4千人次,是新北淡海輕軌的兩倍。高市府捷運局提供
    高雄市議員鄭孟洳今(10/13)質詢表示,高雄輕軌成圓日運量已達3.4萬人次,但購票仍僅收硬幣,並PO出外國旅客購票求助路人的影片,痛批設備不便、損害國際形象;對此,捷運局強調,旅運中心已設3座兌幣機,將優先於駁二C11至C13站增設,重大節慶設移動式兌幣機,明年起全線76座售票機陸續擴充。

    鄭孟洳表示,高雄輕軌平日運量已達3萬4千人次,是新北淡海輕軌的兩倍,淡海早已支援紙鈔與行動支付,高雄設備卻仍停留在10年前,捷運工程局當年承諾「預留紙鈔模組、視營運量評估」,如今輕軌已成圓,卻毫無進展,輕軌月台雖張貼多項公告,但未清楚標示「不收紙鈔」,許多乘客走到售票機前才發現無法使用鈔票,只能放棄搭乘。

    鄭孟洳進一步並播放影片說明,並列舉多起實例,包括2023年有台灣家長分享,女兒因沒零錢而獲路人協助購票;2024年也有日本旅客因無法使用紙鈔,只能向路人求助,連本地人都感到傻眼。

    鄭孟洳直言「這樣的設計,是要靠『零錢超人』出現才能搭車嗎?」,強調這不只是便利問題,更影響高雄的國際形象與觀光友善度。

    鄭孟洳建議,短期應在觀光熱區設兌幣機並強化票務指示,長期則應爭取經費,全面增設紙鈔模組與行動支付功能;並由觀光局統籌更新旅遊資訊,讓外國旅客在出發前就能掌握購票方式,別再讓搭輕軌變成「靠運氣」。

    對此,捷運局長吳嘉昌表示,市府已在旅運中心設3座兌幣機,並優先於駁二C11至C13站增設,重大節慶則設移動式兌幣機;另已提案於中央輕軌計畫中增設紙鈔購票功能,預計明年起全線76座售票機將陸續擴充。
    施書瑜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