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會後聯訪。吳尚軒攝
教育部日前宣布將開發識讀中國威脅教材,今(7/9)日進一步說明,已完成初步審查,將於今年9月起於社會科陸續上路,讓學生了解國際情勢對生活的影響。
教育部長鄭英耀日前在立法院接受立委質詢時,表示已召集社會學科教師,將開發國家認同、識讀中國威脅教材。
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今日於嘉義市舉行。鄭英耀接受聯訪時進一步說明,目前已經完成13篇補充教材,並完成初步審查,編輯團隊正針對審查意見進行修正。
教育部主任秘書林伯樵表示,社會領域老師已經在暑假開始增能研習,教材是配合目前課程、課綱使用,希望在課程談到國家、國家認同時,額外教材可以給老師搭配使用,今年9月開學就會陸續上路。
林伯樵舉例,像是去年棒球12強奪冠,國人歡欣鼓舞,但學生可能會好奇我們國家跟國旗的議題,課程裡就可以讓大家討論,國際情勢對生活的影響。
林伯樵也談到,其實目前歷史、公民領域課程也有相關內容,但是可能是較制式的呈現方式,現在希望用短文等方式讓學生討論,但不是有標準答案,且只是補充教材,是提供額外教學資源,若老師沒使用也不會受處罰,更不會約束教師是否使用相關內容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