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華達大學教授王宏恩也貼出被下架的論文。取自王宏恩臉書
學術界真的出大事!國際知名學術出版集團愛思唯爾(Elsevier),旗下有多個知名學術期刊,例如知名醫學學術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四面體》(tetrahedron)、《細胞》(Cell)等,都屬於愛思唯爾,旗下另一工程學術期刊《Results in Engineering 》(IF 7.4),竟然宣布撤回先前刊登中正大學電機系教授Mohamed Shaaban(夏班)的一篇單獨作者文章,但讓外界驚呆的是,原因竟然是有人冒用該教授名義付費投稿,甚至還是一篇抄襲網路的論文,Shaaban教授喊冤「不是我」,懷疑是有人透過此方式惡意攻擊。
此事也被內華達大學教授王宏恩在臉書發文披露,王宏恩表示,期刊調查,該篇投稿時創立的帳號不是該教授的學術帳號,因此刊登後通知中正大學電機系調查,調查顯示該教授並未投稿該篇文章。
王宏恩也指出,Mohamed Shaaban教授則在臉書上表示,他沒有投稿這篇文章,而且這篇文章可以輕易地找到是抄襲另一篇網路上的文章。他認為之所以被冒名投抄襲稿還被支付刊登費(APC),懷疑是因為他長期在網路上揭露其他期刊論文抄襲,因此被人冒名報復。Mohamed Shaaban也抱怨Elsevier,拒絕進一步調查並公開究竟是誰冒名刊登。
中正大學電機系教授Mohamed Shaaban。翻攝中正大學官網
對此,不少網友留言評論此事,直言「故事也太離奇,且該篇投稿有20頁跟20張彩圖!」「這種抄襲文居然隨便可以登上期刊!其他研究者情何以堪」、「應該告出版社吧」、「這家期刊很貴!審查竟是如此?」「應該是有內鬼」、「願意花兩千多美金汙衊一個教授,背後一定不是無聊的路人甲」、「感覺有內幕」。
事實上,《Results in Engineering 》期刊的刊登費用在學術界有名的貴,金額超過2000美元(約61000台幣),究竟誰會砸大錢假冒教授名義投稿?動機難道只是為了報復?許多猜測也在學術界掀起一陣熱議。
根據中央社報導,中正大學研發長陳世樂表示,Elsevier是全球重要學術出版商,應捍衛學術誠信,不應發生這種事。期刊未經查證就接受冒名且明顯有嚴重抄襲的論文,直到要收取投稿費用時才聯繫夏班,顯有處理瑕疵。
陳世樂說,校方已發函期刊要求調查到底誰投稿、處理這篇論文的編輯是誰及審稿過程,給學校完整報告,但期刊尚未給完整答覆,僅撤稿處理,甚至稱「作者要求撤稿」,校方無法接受,須公布事件相關紀錄,才能避免持續傷害學校與夏班,杜絕類似事件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