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風暴延燒,衛福部資訊處處長、前台大醫院急診醫李建璋呼籲民眾短期內都應避免重複加熱的米麵主食。翻攝李建璋臉書
北市「寶林茶室」A13店食物中毒風暴持續延燒,迄今已釀2死且不排除再增加案例,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今天晚間證實,法醫解剖後,其中一例台大法醫研究所驗出「米酵菌酸」毒素。衛福部資訊處處長、前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3/27晚間即指出,
「米酵菌酸比起仙人掌細菌毒更猛爆,所以當傳出死亡、重症的愈來愈多,米酵菌酸的機會就更大」,建議民眾短期內對於不是新鮮烹煮,而是重複加熱的米、麵主食應該都要小心避免。李建璋27日晚間在臉書發文說:「愈來愈嚴重,米酵菌酸可能性提高,忙碌的一天過去,在遺憾與震驚中,聽到越來越多的死亡案例,雖然仙人掌細菌造成的炒飯症候群還無法完全排除,米酵菌酸的可能性在我心中卻逐漸盤旋升高。」
李建璋說,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和仙人掌細菌的腸毒素(cereulide) 都是粒線體毒素,粒線體是人體細胞能量的直接來源,粒線體急性損傷會造成猛爆性多器官衰竭,所以臨床上米酵菌酸和仙人掌細菌毒素症候群很難區辨,都有昏迷、肝、腎衰竭、休克、無發燒現象,然而,米酵菌酸比起仙人掌細菌毒更猛爆,所以當傳出死亡、重症的愈來愈多,米酵菌酸的機會就更大。
李建璋指出:「即使是極少量的1.5毫克米酵菌酸也可能致命」,他談到,過去的爆發事件潛伏期範圍為0.3至16小時,30%至100%會在短時間內導致迅速死亡。他指出,這種食物中毒在中國有報告,而且都和發酵食物有關,但是台灣、日本、韓國從來沒有發生過,因此他之前推論才會將仙人掌細菌放在前面考量,然而,隨著中毒規模和猛爆性程度提升,對於仙人掌桿菌而言,就極為不尋常了。
李建璋說,針對米酵菌酸食物中毒的報告,早期是偏鄉家庭自製發酵玉米粉過程汙染導致,自2018年以來,則是木耳(有三起)和濕粄條(有五起)為主。困難的是,受污染的濕粄條在烹飪和食用的過程中未觀察到異味、顏色和性質變化,也沒有口感異常,不像一般腐敗的食物入口即知,所以很難提早察覺。另外唐菖蒲伯克氏菌是一種常見的細菌,廣泛分佈,可以從土壤、玉米、大豆,以及乾燥和半乾燥的白木耳中被找到。在自家加工過程污染很難管制。
李建璋談到,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傳出的報告都是自家製的發酵穀物產品導致,而工業化生產的穀物發酵產品尚未被發現導致中毒,暗示著自家製造過程容易受到污染。但是台灣商家一般而言應該不會自製粄條,如果是工廠製造受汙染,那麼就要源頭管制,擴大回收。
李建璋指出,確診米酵菌酸中毒的方法是必須在患者或是食物細菌培養陽性或是蛋白質鑑定,確定米酵菌酸存在。治療部分,抗生素使用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ceftazidime, carbapenems, fluoroquinolones, minocyline 都可以殺死細菌,然而致死最大的原因是毒素,不是細菌,光殺菌無效,如果要移除毒素,透析是一個方法卻無濟於事。
李建璋說:「因為只需要1.5 mg 就足以致死,利用器官支持期待自我康復,是目前唯一可行。」他強調,無論最後結局為何,最重要的是在這個時刻如何幫助大家預防避免,建議短期內對於不是新鮮烹煮,而是重複加熱的米、麵主食應該都要小心避免。
(20:50 新增王必勝證實驗出「米酵菌酸」)